改善肝功能,治疗肝病的特效穴——肝俞穴

我导读
肝俞穴为肝脏的背俞穴,肝与胆互为表里,两者相辅相成。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病。我为大家具体介绍。
慢性乙肝病位在肝,选用俞穴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局部选穴原则。临床上,艾灸肝俞穴、期门穴不仅可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还能改善肝功能。
【腧穴定位】
正坐或俯卧,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9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肝病的反应点】
肝俞为肝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由于俞穴与其相应的脏腑有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其相应的俞穴出现异常现象,如压痛、敏感点、硬结等,故肝俞穴也可以作为肝病的反应点来帮助 诊断疾病 。
肝,指肝脏;俞同输。因 肝俞穴 内应肝脏,是肝气输注之处,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
【特别注意】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疾病本身不宜按压,抑或是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按摩肝俞穴。
手法技巧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肝俞穴 5 秒钟后放松,重复 5 次。
【功效解析】
按摩肝俞穴有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功效,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现代常用本穴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其他功用:艾灸肝俞穴、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有效腧穴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肝俞、期门、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太冲、章门、阳陵泉、肾俞、膈俞、中脘等。肝俞为肝的背俞穴,有疏肝利胆之功;期门穴为肝的募穴,有疏肝理气之功。慢性乙肝病位在肝,选用俞募配穴法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局部选穴原则。艾灸这两个腧穴时,艾条温灸 10 15 分钟,艾炷灸 5 7 壮。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针灸配穴的“五纲二十五则”,并逐一论述“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的配穴体系,讲解通俗生动,见解深刻独到。单老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与针灸学造诣,联系历代前贤宝贵的配穴经验,结合六十年的医疗、教学实践,全面论述单老一贯的脏腑、经络、气化三者合一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出丰富的配穴思路与针刺手法。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养生 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07-09
mcxzy 阅读 4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48: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敦穴 为足厥阴经脉气所发, 根之所在 ,故用之则能暖肝而温下元,凡寒凝肝脉所致的前阴疾病,皆可治之。临床对 男科病和妇科病 均有较好的疗效。三、防治癫痫 指压 大敦穴 不仅能够缓解焦虑,自古以来 大敦穴 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临床证实对 癫痫 的防治起到较好的调理作...

  • 另一个重要的穴位是太冲穴,它是肝经的原穴,对治疗各类肝病有特效。太冲穴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与中药菊花功效相似,对女性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刺激太冲穴,可以疏肝解郁,使偏旺的肝火下降。每天晚上9-11点,肝经经气运行最旺时,用热水泡脚后按揉两侧太冲穴,每穴5分钟,以...

  • 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又是足厥阴、足太阴、阴维脉的交会穴,所以不仅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肝病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所交会经脉的病证[9]。 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取期门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治疗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导致的各种病证[9]。 期门穴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效,...

  • 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太冲穴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肝脏和肝经的虚实,临床上既可用于肝阳上亢、肝胆火旺或肝风内动引起的肝经实证,也可治疗肝血亏虚、肝阴不足导致的各种虚证。[2] 太冲穴系肝经之原穴,为肝经的通道所在,原气所居之处,有疏肝理气、通络和血之功[3]。 13 太冲穴主治病证 ...

  •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肝主筋,易生内风”,中风后遗症的患者都是手脚痉挛,证明肝已受伤。      “肝开窍于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