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临床,除了传统的辨证外,还得辨清属哪一条经及其表里属络关系,只有辨证清楚,辨经明确,刺穴有方,才能有效的治疗 疾病 。m我整理了关于针灸的功效,欢迎阅读!
针灸的功效
一、调和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胜与偏衰,使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 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 胃痛 ,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本着“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经穴太溪,补之;取足厥阴肝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呆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和食积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的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 艾灸 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 经验 ,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 中医 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经络
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经络气血偏衰则可出现功能减退性疾病。经络气血逆乱,可致昏厥;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引起疼痛,不通则痛。针灸通过 穴位 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这也是其独特的作用。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 腹泻 、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治之。以上均为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针灸治病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相对于中、西药来说,具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起效快、疗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种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其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灸的镇痛作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头痛、 颈椎病 、 肩周炎 、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 关节炎 、 痛经 行等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头痛:取百会、太阳、合谷。风袭经络者前额痛加印堂、上星、内庭; 偏头痛 加外关、足临泣;头顶痛加后溪、太冲、至阴;后头痛加风池、昆仑。肝阳上亢加风池、行间。气血两虚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
颈椎病:取颈部阿是穴、天宗、肩髓、曲池、足三里。
肩周炎:取肩髁、肩贞、臂膊 、条口。户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肩外侧及肩胛痛加后溪、天宗、阳陵泉;肩前痛加合谷、曲池、足三里。
落枕:取颈部阿是穴、后溪。
急性腰扭伤:取人中、后溪、委中、腰部阿是穴。
慢性腰腿痛:取肾俞、委中、阳陵泉、环跳、、悬钟、夹脊、风市、阳陵泉、犊鼻、昆仑。根据疼痛部位,每次选3-5穴。
痛经:取中极、次骨,地机、三阴交。实证加关元;虚证加肾俞、关元、足三里。
2.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灸对器官、组织、 神经 功能及 血液 成分均且有调整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面神经麻痹、尿失禁、尿潴留、单纯必肥胖等。
中风后偏瘫:取百会、风府、天窗。上肢瘫加肩骼、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
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阳白、合谷。乳突部疼痛加翳风;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承浆。
尿失禁: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肾阳不足加肾俞、膀胱俞;肺脾气虚加气海、太渊、足三里。
尿潴留:取委阳、中极、三阴交。虚证加气海、关元、肾俞;实证加膀胱俞、阴陵泉。
单纯性肥胖:实证取四门穴、丰隆、曲池、合谷、太冲,虚证取四门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脾俞、肾俞、合谷、太冲。再配合局部取穴及随证配穴。
3.针灸的防御免疫作用:比如用于治疗 感冒 。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事情,这种事情对于我们的身体 健康 有着极大的帮助,经常针灸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调整阴阳失衡的情况,但是我们在针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正确的针灸才能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那么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是什么呢?下面请看介绍。
如果我们经常出现牙痛等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针灸来治疗,不仅能够去除我们胃里面的旺火,同时还能缓解我们身体的胃痛情况,由此可见,经常针灸对于我们的健康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1、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
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 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 医学 教育 网搜|集整理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 决定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4、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
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针灸的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是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 文化 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22-07-24
针灸的功效
一、调和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胜与偏衰,使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 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 胃痛 ,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本着“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经穴太溪,补之;取足厥阴肝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呆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和食积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的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 艾灸 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 经验 ,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 中医 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经络
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经络气血偏衰则可出现功能减退性疾病。经络气血逆乱,可致昏厥;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引起疼痛,不通则痛。针灸通过 穴位 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这也是其独特的作用。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 腹泻 、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治之。以上均为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针灸治病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相对于中、西药来说,具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起效快、疗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种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其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灸的镇痛作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头痛、 颈椎病 、 肩周炎 、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 关节炎 、 痛经 行等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头痛:取百会、太阳、合谷。风袭经络者前额痛加印堂、上星、内庭; 偏头痛 加外关、足临泣;头顶痛加后溪、太冲、至阴;后头痛加风池、昆仑。肝阳上亢加风池、行间。气血两虚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
颈椎病:取颈部阿是穴、天宗、肩髓、曲池、足三里。
肩周炎:取肩髁、肩贞、臂膊 、条口。户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肩外侧及肩胛痛加后溪、天宗、阳陵泉;肩前痛加合谷、曲池、足三里。
落枕:取颈部阿是穴、后溪。
急性腰扭伤:取人中、后溪、委中、腰部阿是穴。
慢性腰腿痛:取肾俞、委中、阳陵泉、环跳、、悬钟、夹脊、风市、阳陵泉、犊鼻、昆仑。根据疼痛部位,每次选3-5穴。
痛经:取中极、次骨,地机、三阴交。实证加关元;虚证加肾俞、关元、足三里。
2.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灸对器官、组织、 神经 功能及 血液 成分均且有调整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面神经麻痹、尿失禁、尿潴留、单纯必肥胖等。
中风后偏瘫:取百会、风府、天窗。上肢瘫加肩骼、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
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阳白、合谷。乳突部疼痛加翳风;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承浆。
尿失禁: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肾阳不足加肾俞、膀胱俞;肺脾气虚加气海、太渊、足三里。
尿潴留:取委阳、中极、三阴交。虚证加气海、关元、肾俞;实证加膀胱俞、阴陵泉。
单纯性肥胖:实证取四门穴、丰隆、曲池、合谷、太冲,虚证取四门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脾俞、肾俞、合谷、太冲。再配合局部取穴及随证配穴。
3.针灸的防御免疫作用:比如用于治疗 感冒 。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事情,这种事情对于我们的身体 健康 有着极大的帮助,经常针灸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调整阴阳失衡的情况,但是我们在针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正确的针灸才能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那么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是什么呢?下面请看介绍。
如果我们经常出现牙痛等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针灸来治疗,不仅能够去除我们胃里面的旺火,同时还能缓解我们身体的胃痛情况,由此可见,经常针灸对于我们的健康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1、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
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 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 医学 教育 网搜|集整理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 决定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4、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
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针灸的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是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 文化 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