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小妙招:内踝尖穴-脚上功夫治牙痛

经外奇穴/内踝尖

一、取穴步骤

正坐垂足,内踝之最高点处。

二、重要结构

内踝

三、主治

内踝尖(脚上功夫治牙痛)

①乳蛾(以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喉病),牙痛;

②小儿不语;

③霍乱转筋。

四、定位

在踝区,内踝的最凸起处。

五、按摩

下牙痛时,用拇指揉推内踝尖,或用艾条对准内踝尖灸5~10分钟,止痛作用明显。

六、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

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 ;

艾条悬灸

时间:5-10分钟。2022-08-21
mcxzy 阅读 98 次 更新于 2025-04-12 23:2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针灸疗法中,针对勾脚尖动作,常会选取中封、三阴交、中冲和公孙这几个穴位进行治疗。中封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这一穴位主要调节肝经气血,有助于缓解脚部疼痛与不适。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

  •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3.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嫁缓赆频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

  • 1、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按揉或针灸该穴位能起到清胃化痰及镇静安神等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痛、眩晕、腹胀、便秘以及下肢痿痹等症。2、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揉或针灸该穴位可以辅助治疗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以及咽喉肿痛等症。3...

  • 太溪穴位于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五、按摩 使用拇指指腹由上往下刮太溪穴,每日早晚各刮1至3分钟,针对左右足部。此法可调节和缓解肾炎、膀胱炎、遗尿、遗精等病症。六、艾灸 - 隔物灸仪艾灸 时间:30至70分钟 温度:38至48摄氏度 - 艾条悬灸 时间:5至10分钟 - 艾炷灸 时间:3至5...

  • 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具体是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它对于调节肾阴和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大钟穴紧邻太溪穴,位于内踝后下方,距离太溪穴约0.5寸,并且稍微向后偏移,正好处于跟腱附着部内侧前方的凹陷处。大钟穴在中医里被认为能够调理肾脏功能。水泉穴位于内踝后下方,从太溪穴向下约1寸的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