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疗法治疗面瘫

概述
透穴刺法,又名透针法、透刺法,是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方法。“透穴”意味着针刺深度较深,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通透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使其同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针刺疗效。
透穴选穴方法
(1)本经穴透刺:这种透刺法是从某一穴进针后,沿着经络的循行路线,使针尖抵达同一经脉的另一穴,其效果远远高于常规刺法。如此透刺不仅可使针感传导增强,若配合迎随补泻手法,可大大提高补益经气或疏泻邪气的效果。
(2)表里经透刺:即从某一穴刺入后,沿组织间隙使针尖抵达互为表里经脉的一穴,或者其中几个穴。这种透刺法既可加强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平调阴阳,又可协调互为表里的经气。脏腑经脉的阴阳关系,表里关系为选穴的依据。阳经透向阴经,阴经透向阳经。如阳陵泉透阴陵泉。以部位上存在的表里关系选穴,例如犊鼻透内膝眼。
(3)手足同名经透刺:手足同名经对手足同名经循行的共同部位或相关脏腑的功能疾患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如丝竹空透率谷治偏头痛、迎香透四白治胆道蛔虫症、耳门透听宫治耳系疾病等。
(4)异经透刺:这种刺法则是从一穴刺入后,不一定沿经脉循行路线,也不一定使针尖抵达相表里的某一穴,而是按医者的意图使针尖抵达另一穴或其他几穴的一定深度。这样便可使本来无关的两条经脉气血得以沟通和协调,从而扩大腧穴的主治范围。
透穴治疗面瘫
面瘫(即西医学中的面神经炎)是由于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头面部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急纵缓不收而致病。 面神经炎 ,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 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地仓透颊车
如地仓、颊车同属于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穴位,都可治疗口歪。从解剖关系上看,地仓位于口角旁,皮下为口轮匝肌,分布有面神经,深面有颊肌,受面神经的颊肌支支配。颊车的皮下组织有皮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由地仓向颊车透刺时针尖可经过口轮匝肌、降口角肌、颧肌和笑肌等结构。它们均为面部表情肌,受面神经的支配。透刺时除局部有酸胀感外,同时能使针感向周围扩散,从而增强了治疗面瘫引起的口角歪斜、流涎、不能闭合等症状的疗效。
阳白透鱼腰
阳白透鱼腰对改善额纹消失效果极佳,阳白为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五脉交会穴,配以经外奇穴鱼腰,有祛风明目、活血通络的作用;阳白穴位于额肌中,透刺使其作用更直接,刺激更强,且阳白透鱼腰与额肌的肌纤维方向一致,可刺激肌肉及神经,提高其兴奋性,从而促进功能的恢复。
透穴治疗的优势
透穴针法治病的功用特点主要体现在:
1.加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扩大了针刺的主治范围。由一经经穴透刺另一经或多经经穴,可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间的经气得以沟通,营卫气血通畅,加强了两经或多经间的联系,从而使其治疗范围更加广泛。
2.加强了刺激量,提高了针刺效应。一针透两穴或数穴,加强了对经络的刺激,使经气传导快而广泛,既扩大了刺激面,又加强了对各经经气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了针刺效应,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022-07-1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4:55: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进针法 面瘫1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向颧髎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3横透刺通过四白穴,进针1.5寸,穴位横透选用3寸长针,沿皮刺,顺着面部肌纤维走向而进行透刺。 基本手法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 *** 量,使局部产生产...

  • 在针灸治疗之中为加强疗效和针感所以常常采用透穴治疗方式,在专业针灸师的施治下一般不存在神经损害的。

  • 问题分析: 你好!在针刺入某一穴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针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意见建议: 在针灸治疗之中为加强疗效和针感所以常常采用透穴治疗方式,在专业针灸师的施...

  • 面部中风、面瘫则有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透穴疗法如丝带般轻柔又精准。偏头痛可借阳白透鱼腰和丝竹空的放血拔罐,白内障和近视眼则可通过太阳透率谷、睛明和球 找到治疗的光亮。中风和中经络,悬钟透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的组合,犹如一剂醒脑良方。夜间盗汗、手汗,神门透阴郄和内关手五里联手,...

  • 针灸时采用透穴法,如攒竹穿鱼腰、地仓透颊车,能加强经气通调,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对侧面部症状较轻时,可选择几个必要穴位,进针较浅,轻针轻捻。通常留针半小时,拔针后用艾条温灸,再按摩局部肌肉,以理顺经络。每日针灸一次,10天为一疗程。总体上,这种针灸处理方法可在一个月左右治愈。外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