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与病之阴阳顺逆关系》

所谓脉与病之阴阳顺逆关系,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脉象与疾病的阴阳属性相一致,此叫做“脉从阴阳”;要么脉象与疾病的阴阳属性不一致,此叫做“脉逆阴阳”。

对此, 记载曰:“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此段 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医者临证若见脉与病之阴阳属性相一致,如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等,则这样的疾病就很容易治愈了;但若临证见脉与病之阴阳属性相反的情况,如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等,此则提示病难治愈了。一般脉与四时相顺应的情况,称之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此类患者即使患病,亦无什么危险;而如果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此称之为“逆”,则提示疾病多难治愈。2022-06-2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34: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逆顺”在这里指的是阴阳的相反相成关系,即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对立统一。而“正行无问”则是说,一旦医者明确了阴阳的逆顺关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按照正确的治疗原则行事,不应有任何犹豫或顾虑。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医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判断力和准确的诊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疗...

  • 治民与自治,治他人与治自己,治小事与治大事,治国与治家,没有违背规律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顺应规律才行。所说的顺应,不仅指阴阳脉象的逆顺,百姓的心愿也都希望顺应他们的意志。顺应之道:黄帝问:怎样顺应呢?歧伯到一个国家要询问它的风俗习惯,到一个家庭要询问它的避讳之事,上朝堂要询问其...

  • 午间治病,医生能及时治疗,先用汤液十天祛除“八风”、“五痹”之邪,十天不愈再用草药。医生能掌握病情,处理得当,邪气被征服,疾病痊愈。后世医生治病则不然,不懂四时变化,不知阴阳色脉关系,不能辨别病情顺逆,等到疾病形成,才用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医术浅薄者,以为可用攻法,不知病已...

  • “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此张景岳之说也。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黄帝内经》 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