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辨的著者生平

方有执(1522~?),字仲行,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因前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四方游学。方氏推崇仲景之学,精心于《伤寒论》,认为治伤寒要“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以求之”。方氏认为《伤寒论杂病论》经王叔和编次,已有改动;而经成无己的注解,又多窜乱;后世之人惟徇私己,冠履倒置的情况更是严重。于是历经二十余年,方氏对《伤寒论》逐条加以考订,在七十一岁时完成《伤寒论条辨》8卷。其后,喻昌、张璐、吴仪洛、程应旄、周扬俊、黄元御、章楠等医家承其学,形成《伤寒论》错简重订学派。

2016-06-0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50: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有执,字仲行,明代著名医家,出身于安徽歙县。他一生饱经忧患,先后两妻及子女五人因病而逝,因此发奋研习医学,广游四方。方有执尊崇张仲景的学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坚信治伤寒之法需“心念仲景,志向仲景”,追求真谛。他发现《伤寒论》和《杂病论》在王叔和编次后已有所改动,成无己的注解...

  • 回到家中后,他闭门研读,考校各家异同,纠正谬误,最终经过八经寒暑,七次修订,完成了《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有《本草钞》、《或问》、《痉书》。在《痉书叙》中,他详述了自己从丧亲之痛中领悟《伤寒》和《金匮》的过程,从此专心致志,历经磨难,最终在白发苍苍时豁然开朗。方有执的研究并非停...

  • 陈国禄中医师,195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是一位具有深厚医学背景的主治中医师。自幼受到家传医学的熏陶,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深入研读了《内经》、《伤寒论》、《湿病条辨》等经典医学著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1983年至1987年间,陈国禄参加了《健康报》举办的振兴中医刊授学院...

  • 伤寒论第41条辨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病,表症未解,水饮停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为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我们在读《...

  • 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