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对痰饮病室如何分类的?并写出四饮的主症及代表方剂

仲景对痰饮病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狭义痰饮的主症是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目眩,或见背寒冷如手大,主治方剂为苓桂术甘汤;悬饮的主症为咳嗽,吐痰,胁下疼痛牵引缺盆,脉沉玄,主治方剂为十枣汤;溢饮的主症为恶寒发热,身体疼痛沉重,无汗,治以大、小青龙汤;支饮的主症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主治方剂为葶苈大枣泻肺汤。2011-11-20
仲景对痰饮病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狭义痰饮的主症是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目眩,或见背寒冷如手大,主治方剂为苓桂术甘汤;悬饮的主症为咳嗽,吐痰,胁下疼痛牵引缺盆,脉沉玄,主治方剂为十枣汤;溢饮的主症为恶寒发热,身体疼痛沉重,无汗,治以大、小青龙汤;支饮的主症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主治方剂为葶苈大枣泻肺汤。2020-12-0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4-07-04 16:06: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仲景对痰饮病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狭义痰饮的主症是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目眩,或见背寒冷如手大,主治方剂为苓桂术甘汤;悬饮的主症为咳嗽,吐痰,胁下疼痛牵引缺盆,脉沉玄,主治...

  • 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对痰饮的病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痰饮停留在胃则呕,心下逆满,头眩,肠间沥沥有声;在胁下则咳唾引痛;在胸膈之间则咳嗽喘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在四肢则四肢肿胀,身体疼重;在肾则畏寒,少腹拘急;在下焦则脐下悸,饮邪上逆,吐涎沫等。除上症外仲景...

  • 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因为痰病的种类繁多,所以治疗应有所不同。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对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宜清热化痰:肺燥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者,宜润肺化痰;脾肾阳虚,寒痰内停者,宜温阳化痰。若外邪袭肺,肺失宣降,聚液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窍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心...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是临床上痰病患者属热者十之八九,属寒者十之一二,用药多取清热化痰,而非“以温药和之”。复习文献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不是“痰证”,而是“饮证”。下面就从本病的历史源...

  • 到张仲景《金匮要略》专列“痰饮篇”,并明确指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当以“温药和之”。但仲景所指 “温药和之”之法,实际是针对水饮而言,直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才将痰和饮分别论述,随后许多医家才将痰和饮分而论治。上面所讲治痰八法,便是在前人治痰基础上,个人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此外,治疗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