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六经辨证

  一个应该到了让中医们必须明白的道理--有六经十二辟卦的阴阳薄厚区分之八纲辨证才是真正的八纲辨证。而那些伪中医们的八纲辨证是丢失了宇宙六经十二辟卦后的脏腑八纲辨证;由此则不难明了问题的症结了。当阴阳失去六层薄厚之分的时候,这样的八纲辩证将不知为谁服务。死如僵尸,散如浮云。
  真正的脏腑辨证不是解剖学上的脏腑辨证,而是人体宇宙时空学上的脏腑辨证,也就是十二辟卦所规范出的六脏六腑辩证。实际就是五运六气辩证。也就是说:实际上真正的脏腑辨证是五运六气辩证,八纲辨证则是为这样辩证而服务的。如此这般:当千年伪中医们将解剖学绑架了五运六气辩证的时候,脏腑辨证也就不但是简单的望文生义之荒谬了。接下来,八纲辨证也跟着一错再错。故,当这样“八纲辨证”被奉为神灵的时候。他们遗失了十二辟卦的三阴三阳也就等于他们遗失了阴阳总纲,没有总纲的辩证,为谁辩证?故,我说,自仲景之后,千年的中医实乃伪中医。伪中医岂有不把真中医之六经十二辟卦辩证指导下的八纲辨证当做稀奇怪论乎?伪《伤寒论》学者岂有不把易演伤寒论当做异类来加以封杀?
  易演中医,正是在方 上纠正了这个“千年中医第一大伪”之后。正本清源,将“八纲辨证”端端正正地与三阴三阳之六经辩证结合起来,所以也就正好与十二辟卦天衣无缝渗透地结合起来。2019-05-15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2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辨证: 通过四诊全面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 确定病位和病性,为后续的六经辨证奠定基础。2. 辨经: 结合八纲理论,进一步辨别疾病所属的六经系统。 六经包括三阳和三阴,每一经都有其独特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3. 确定治法: 根据辨证和辨经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例如,太阳病表...

  • 六经辨证的精髓在于灵活运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例如,在治疗三阳病证时,可能需要清热解毒、疏风散热;而在治疗三阴病证时,则可能需要扶正固本、温补肾阳。通过灵活运用六经辨证,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临床情况。六经辨证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深入研究六经辨证理...

  • 准确辨识六经病,需要遵循六个关键步骤:第一步:辨证 - 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详尽信息,确定病位(表里)和病性(寒热)。第二步:辨经 - 结合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和六经理论,辨别疾病所属的经络系统。第三步:确定治法 - 根据病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如桂枝汤治疗表实...

  • 熟记六经辨证的诀窍如下:详细而准确地采集四诊信息。范某伤寒六七日,也就是外感六七天了,不管病程多长时间,要看症状,要四诊合参。本案四诊信息是形寒、发热、无汗、喘,头项腰脊强痛、脉浮紧。换成术语,主要就是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辨病位。这时候脑海中想想表证的诊断标...

  •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伤寒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本病辨证总纲。因为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目为肝胆之外候,少阳风火上腾,所以目为之眩。此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正邪相争,正胜邪退,则恶寒,正不胜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亦为少阳病的特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