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阴虚的主要表现症状以及主要用药,一文读懂,请详看

肝阴虚主要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致。
1.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温热病,如风热、暑热、燥热等病症,温热者,均为阳邪,易灼伤阴液。热邪炽盛,高热不退时,阴液损伤尤甚。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所言”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而肝脏“体阴而用阳”,易致肝阴耗伤。

2.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肝属木,主疏泄,主调畅气机和情志,促进着气升降出入的有序运动和气血运行。若肝失疏泄可以致肝气亢奋或肝气郁结;反之,若情志不遂,抑郁或恼怒亦可导致肝疏泄失常,气血不调,恼怒抑郁日久化火,灼伤阴液即可导致肝阴不足。
3.肾阴不足,水不涵木
中医讲“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即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肾精与肝血,荣则同荣,衰则同衰。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以滋养肝木,加之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导致肝阴不足从而导致肝阴亏虚。

临床表现及症候分析
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症。
肝脏者,主筋,其华在爪;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手足蠕动;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体阴而用阳。故肝阴不足,不能滋养头目,容易导致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头晕耳鸣,;阴亏津液不能上乘,则咽燥口干,舌干少津;络脉失养,虚火内灼则胁肋隐隐灼痛;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故面部烘热或颧红;阴虚内灼营阴,则为盗汗。舌红少津,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潮红;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扰之征。
1.耗伤肝阴
(1)证候 病起温热病后,证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则 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3)主方:大补阴丸、明目地黄丸
2.气郁化火
(1)证候 病起生气或与人争吵后,证见胁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两目干涩或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治则 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3)主方滋阴养肝汤、一贯煎、知柏地黄丸
3.肝肾不足,水不涵木
(1)证候 头目眩晕,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
(2)治则 滋补肝肾。
(3)主方:左归丸,杞菊地黄丸
总而言之,肝阴虚属于一个证候,可表现诸多症状,在治疗上首先也需要辨明原因,从病因入手;肝阴虚也常常伴随着化火、阴不制阳所导致的肝阳上亢,阴虚引起的气滞血淤等,往往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准确的辩证施治
平时养护
参考文献

2022-08-2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29: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肾阴虚是指肝和肾两个脏腑的阴液不足,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这种体质的人常常表现出不耐疲劳、牙齿松动、听力减弱、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以及睡眠质量差等症状。此外,情绪不稳定,易生气且心情容易低落,也是肝肾阴虚患者的常见表现。在泌尿方面,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问题。针对肝肾阴虚的调理,药物...

  • 另外,阴虚则火旺,肝阴虚时,容易出现口干舌燥、肝区灼热、手心脚心发烫、潮热、盗汗、急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阴和阳需要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肝阴虚比较严重,会导致肝阳上亢的表现,如头胀、头痛、耳鸣、头晕欲扑、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另外,肝阴虚常导致肝火偏旺,表现为急躁、易...

  • 肝脏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负责解毒、凝血、免疫和代谢,还参与胆汁生成。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许多人面临着肝阴虚的问题。肝阴虚主要表现为两目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急躁易怒等症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理。首先,日常调理至关重要。保持心情愉悦,避...

  • 1. 症状表现:眩晕耳鸣:由于肝血不足,头部供血受限,导致头晕耳鸣。面色苍白:肝血不能上荣头面,面色显得苍白无华。爪甲不荣:肝血滋养功能减弱,指甲失去光泽,变得干燥脆弱。夜寐多梦: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神志,夜间睡眠易被梦境困扰。视力减退或雀目:肝主目,血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并发雀目,...

  • 1、肝阴虚:多由于机体阴液亏虚、肝失濡养导致,体内虚热内扰,可见头晕眼花、双眼干涩、视力下降,或肋骨隐隐灼痛、面部潮红发热,以及口咽干燥、手脚心发热、盗汗、心胸烦闷等症状,查体还可见舌红少苔、舌质干燥等症状。可使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2、肾阴虚:可见腰膝酸软,伴随腰痛、头晕...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