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睡眠时间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精髓之一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气血津液等形成了有机整体,任何一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存在表里,藏象,相生,相克等复杂关系,与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整体观念的就另一层意思是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体质,疾病,情致等,与气候,四季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四季养生智慧是“死生之本”。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智慧,深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皇帝内经认为,顺应四季天地万物变化和轮回而调理身体,“是谓得道”,并且认为这个“道”是“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可见四季养生的重要性。那么人体怎么顺应四季来调养呢?

三.如何顺应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智慧,主要是顺应四季万物生发特点和阴阳变化来调理作息和情致等,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季,阳气上升,百草吐绿,天变长,日落变迟,日出变早。人们日落而息,日起而作,也就应该“夜卧早起”。春季是生长开始的季节,对待生灵就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行为上也要顺遂春季,披散头发,闲庭漫步,动作舒缓,心情放松。在五行对应关系中,春天属木,肝属木,所以,春天是调养肝脏的重要季节。

夏季,气温进一步升高,天更长,夜更短,阳气旺盛,草木葱荣,万物生长加速。作息上应该和太阳一致步调,“夜卧早起”。情绪上不能因炎热天气急躁发怒,让阳气通过汗液从皮肤腠理外泄出去,就像草木抽吐枝条,峥嵘生长一样。五行对应关系中,夏天属于火,心脏属火,所以,夏天是养护心脏的重要季节。

秋天,天气转凉,日落变早,植物果实饱满,叶子枯黄,慢慢停止生长,肃杀之气渐盛。人们作息上应该早睡早起,情志安宁,收敛神气,顺应肃杀之气。秋天属金,肺脏属金,所以秋天是保养肺的重要季节,咳喘之病秋天容易发作。

冬天,日落更早,日出也迟,阳气极速衰退,天寒地冻,很多动物藏在洞穴避寒,植物养分全部藏在地下的根中,所以冬天有“冬藏”之说。人们作息也应早睡晚起,精神内守而不外露,切不可让皮肤腠理开泄阳气,让阳气深藏体内。冬天属于水,肾脏属水,所以冬天是调养肾脏的重要季节,养足肾则可抵御寒冷,肾阳空虚则形寒肢冷。

这就是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智慧: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今人养生仍然非常有指导意义。2021-03-07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2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中四季睡眠时间为春季晚上19-20点到早上6点左右;夏季晚上22点左右到早上5点左右;秋季晚上19-20点到早上5点左右;冬季晚上21-22点到早上8-9点左右。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早睡早起,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早睡早起。生物节律,人大致分为早上容易兴奋的人(清晨型)和晚上容易兴奋的人(夜间...

  • 中医理论认为,无论季节如何,人最晚不宜超过子时(晚上11点)入睡,以确保第二天精神饱满。长期熬夜会损害肝肾,导致气血两虚,反映在面色上就会显得灰暗无华。古代人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黄昏时段是晚上7点到9点,人定时段是晚上9点到11点。《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奄奄黄昏后...

  • 黄帝内经四季睡眠并没有提及睡多久。1、春:春天的三个月,顺应了天时之气,诞生新的生命,自然界大地升温,草木变绿,暖意盎然,一片生发的景象;跟随时间的变化,生活起居适当早起。2、夏夏天的三个月,生活起居应该晚睡早起,加睡午觉,不要厌烦夏日炎炎,要适宜出汗,促进代谢,勿贪凉食冷,损伤胃...

  • 春季的睡眠时间大约在晚上19到20点开始,到早上6点左右结束。夏季的睡眠时间大约在晚上22点开始,到早上5点左右结束。秋季的睡眠时间大约在晚上19到20点开始,到早上5点左右结束。冬季的睡眠时间大约在晚上21到22点开始,到早上8到9点左右结束。现在很多人追求早睡早起,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作息。人的...

  • 黄帝内经最佳作息时间3 1、1岁以下婴儿最佳睡眠时间:每天16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婴儿的发育。2、1-3岁幼儿最佳睡眠时间:每晚12小时。保证夜间睡眠,并适当安排白天午睡。3、4-12岁儿童最佳睡眠时间:每天10-12小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发育的基础。4、13-29岁人最佳睡眠时间:每天8小时左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