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症状很多,所以造成月经不调的原因也很多。一些月经不调是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调理的,但是一些严重的是不适合用针灸的,所以需要知道一些穴位。那么,月经不调针灸穴位图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赶紧跟着小编继续往下看吧!月经不调针灸穴位图月经不调针灸哪个部位,月经不规则的种类很多,有些可以针灸,有的不能针灸。例如,如果月经量大于,则出血期通常不是针灸,重点是通常的调理。对于有闭经的患者,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此时根据其临床类型,如脾肾虚证患者,针刺时,一般取穴位取穴,主要穴位取穴位,然后结合脾脏和肾脏的穴位用于治疗;双侧子宫和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等穴位,为主要针灸穴位。1.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病理原因,需要针对其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2.止血与纠正贫血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予口服补血药物或输液治疗。3.调整周期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4.不孕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是月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是许多患者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有些患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治月经不调的药颗粒1、经期延长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2、月经过多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3、月经过少血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伴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淡。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2022-09-29
月经不调针灸穴位图,治月经不调的药颗粒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1. 水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踝关节后方正下方。2. 具 置在太溪穴直下约一寸处,踝骨后方的凹陷中。3. 水泉穴的作用包括缓解月经不调、经痛、肝郁肾虚等症状。4. 它还能帮助治疗阴挺(子宫脱垂)、小便不畅、头晕眼花等问题。5. 推拿水泉穴可以促进湿气排出,缓解相关症状。6. ...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外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合计五穴。归经:入任督二经。穴性:调经理带,宜通下焦。主治:子癌瘤、子宫癌、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经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闪风症)...
一、月经不调与多个穴位有关,如三阴交、血海、子宫穴等。二、1.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调理女性月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它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以上的位置。月经不调,如经期不规律、痛经等,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来调和。2.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是调节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对于经期血量过多或过少...
3、三阴交穴:调理月经,安神助眠 三阴交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集的穴位,在两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大约四横指长度)。脾化生气血,肝藏血,肾精生气血,而女子以血为用,三阴交穴健脾养血、调补肝肾,对于女性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它还有“妇科三阴交”“不老穴”“女三里...
第一种针灸良方:- 治法:清热调经,主要针对的是体内有热邪导致的月经不调。-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这些穴位共同作用,能够清热和血,调理冲任。- 配穴:根据具体症状加减。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请问:老北京足贴和贴针炙有哪些功效啊?效果怎么样啊? 15次阅读
- 贴针灸新品浮石面魔有重回18岁的功效?什么原理? 25次阅读
- 有效经络减肥瘦身? 26次阅读
- 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11次阅读
- 藏象第一节:藏象概述 19次阅读
- 鹤顶穴的按摩方法 推荐相关穴位 1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