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人体穴位位置和作用
一、头部穴位正面
1、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4、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5、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二、头部穴位背面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2、风池穴
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3、完骨穴
位置: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与风府穴平。
主治: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三、头部颈部穴位
1、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2、下关穴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3、颊车穴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4、翳风穴
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2019-02-09
缓解治疗腹胀、呕吐、胃痛、泄泻、便秘、手足逆冷、热病无汗等 按摩大都穴的功效:散发脾热。
3/3
【温馨提示】
大都穴位配伍:大都穴配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腹胀。 针刺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直刺0.3-0.5寸。 艾灸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都穴艾炷灸3-5壮。
注意事项
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2019-02-09
mcxzy 阅读 66 次 更新于 2025-03-31 15:39: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穴位位置和作用,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头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对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有显著疗效。按压印堂穴会有酸胀感。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旁开五分,鼻唇沟内,能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治疗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

  •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同时具有防病强壮的作用。按摩此穴位时,患者会感到局部有胀麻感。肩井穴则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其功效为开窍通经、理气活络、...

  • 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头颈、胸腹、背腰骶部以及上、下肢,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头颈部位要害穴】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属于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会导致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 神庭穴:位于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属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

  • 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之一,艾灸关元穴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位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

  •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分布广泛,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穴位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面部、四肢、胸腹等,每一个穴位都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面部穴位对于美容养颜有着显著效果,如迎香穴可缓解鼻炎,四白穴能改善黑眼圈,而颊车穴则有助于消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