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拔罐示意图 哮喘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宜忌

1 哮喘发作期拔罐示意图 风门穴 1.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3.功效:
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作用。

肺俞穴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大椎穴 1.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膻中穴 1.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尺泽穴 1.位置: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取穴方法:
伸臂,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凹陷处即是。
3.功效:
尺泽穴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清肺泻火,调理肠腑的作用。

定喘穴 1.位置:
定喘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2.取穴方法:
患者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3.功效:
可以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定喘穴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作用。

2 哮喘发作期拔罐方法 在本病的发作期属寒饮者,取风门、肺俞、大椎、膻中,施以单纯火罐法、储药罐法(方药用止嗽散:桔梗、甘草、白前、橘红、百部、紫菀煎煮取汁备用),留罐10分钟,每日1次。属痰热者,先以定喘穴行闪罐5 ~ 6次, 以皮肤发红为度,然后取肺俞、膻中、尺泽穴施行刺络罐法,以三棱针在穴位点刺后,迅速用罐吸拔,留罐10分钟,各穴交替吸拔,每日1次。

3 哮喘缓解期拔罐示意图 对于哮喘缓解期除了同样要拔罐大椎穴、肺俞穴、风门学、膻中穴、定喘穴以外,还要拔罐以下穴位:
身柱穴 1.位置:
身柱穴在背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2.取穴方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3.功效:
补气壮阳。身柱穴有宣肺泻热、清心宁神、宣肺清热、宁神镇咳作用。

中府穴 1.位置:
中府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2.取穴方法:
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当云门直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
3.功效:
中府穴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清宣上焦、疏调肺气的作用。

关元穴 1.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功效:
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

肾俞穴 1.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脾俞穴 1.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足三里 1.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4 哮喘缓解期拔罐方法 缓解期可在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走罐,至皮肤紫红,亦可在上述穴位进行单纯火罐吸拔,或用储水罐、水气罐留罐,每次10分钟,每日1次。亦可在单纯火罐吸拔后,在吸拔的穴位上涂抹参龙白芥膏;还可以采用刺络留罐,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或身柱、关元、膻中、中府,先以三棱针点刺穴位后,立即用罐吸拔,留罐10分钟,每次1组穴,每日1次。
此外,缓解期的患者可采用拔罐发疱疗法进行预防治疗。以投火法分别吸拔大椎以及肺俞穴,其火力要大,使吸力充足,待罐内皮肤起疱后方可起罐(要用玻璃罐以便于观察),在局部覆盖消毒纱布以保护创面,待水疱自行吸收。

2022-12-2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4-10-05 20:23: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罐印暗紫,说明寒湿很重,恢复过程罐印处会痒

  • 内关、行间:高血压。内关、百会、涌泉:低血压。列缺、后溪、外关、肩井、风池、大椎:颈椎病。委中、环跳、阳陵泉、天宗:坐骨神经痛。等等,太多了,说不完。

  • 身体拔罐主要有九个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是人体保健主要穴位之一,涌泉穴拔罐可以排除体内湿度浊气,三阴交是肝脾肾交汇之处,神阙穴是人体肚脐主要是活血调经,背俞穴主要是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百会穴主要是醒脑宁神,大椎主要是调节阴阳疏通经络,内关穴对于胃肠道的疾病有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