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盗汗需要哪些药材?

柏子仁,黄柏,生地,磁石,生铁罗,知母,金樱子,天冬,麦冬,以滋阴清热为主,还可以再加些生石膏2020-03-29
1、盗汗。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杰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盗汗验方。用防风二两、川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再方。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4、再方。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5、再方。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几天后即可止汗。
7、再方。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8、治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9、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10、治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11、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12、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13、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14、虚损积劳(身体久虚或大病后出现盗汗、气喘、心悸、胃弱、多卧少起等病象)。用乌雌鸡一只,治净,以生地典一斤(切细)、饴糖一斤,放入鸡腹内,扎定,装铜器中,用甑蒸熟,食鸡饮汁,勿用盐。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15、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16、气虚盗汗的治疗验方。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红枣乌梅浮小麦治盗汗法
17、取红枣、乌梅肉各15克,20克浮小麦,加水煎服,常服可治盗汗。
18、玉米茎芯治盗汗法
取玉米秆茎内白色柔软的芯,加水煎服,对盗汗有疗效,治产后虚汗效果更好。2020-05-0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1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虚虚劳的症状包括两颧潮红、唇红口干、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失眠遗精、盗汗,建议采用滋阴的方法,例如使用左归丸,包括熟地黄、枸杞子、麦冬、山药、龟板胶、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等药材。六味地黄丸和河车大造丸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阳虚虚劳的症状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自汗、喜卧懒动、口淡吐清涎...

  • 六味地黄丸是改善盗汗的良药。其成分包括茯苓、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等中药材,这些成分能够滋阴补肾,对缓解腰酸膝软、耳鸣头晕、盗汗等症状有显著效果。2. 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对于滋阴养肝、调节盗汗同样有效。其成分与六味地黄丸相似,包括泽泻、牡丹皮、茯苓、枸杞子等,这些成分对治疗盗汗特别有帮...

  • 体虚盗汗可以考虑使用黄芪泡水饮用,每日剂量控制在30到50克之间。这种方式操作简便,且在连续服用约十天左右,便能观察到一定的改善效果。黄芪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它被认为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调节体质的作用。因此,对于体虚和盗汗等症状,通过适量饮用黄芪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值...

  • 在中医理论中,浮小麦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取自小麦的瘪籽,这些籽粒在小麦尚未完全成熟时采集。浮小麦性凉、味甘碱,其独特的药性使其能够作用于心经、肾经和脾经。这种药材具有多重功效,包括益气、止汗和除热。当人体因气虚而出现自汗,或因阴虚而出现盗汗时,浮小麦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

  •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治疗的桑叶需要是经过霜打后的,这种桑叶效果更佳。现代临床实践中,虽然使用桑叶治疗盗汗的情况较少,但仍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将其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桑叶作为一种天然药材,在治疗盗汗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效果,值得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