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经络的三大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经络的三大作用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
;2022-07-0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09: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规定,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30个穴位。这30个穴位分别为:1.百会穴 2.印堂穴 3.承浆穴 4.神门穴 5.睛明穴6.风池穴 7.肩井穴 8.天突穴 9.曲池穴 10.中庭穴11.膻中穴 12.气海穴 13.关元穴 14.鸠尾穴 15.神阙穴16.命门穴 17.魄户穴 18.腰阳关穴 19.长强穴 ...

  • 一、手太阳经脉 (一)循行:《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 臑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

  • - 精、气、血、津液、神:探讨人体的基本物质和精神状态。- 经络:分析人体的经络系统及其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第二部分:中医诊断学- 绪论:概述中医诊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问诊、望诊、闻诊、脉诊、按诊:详细阐述中医诊断的主要...

  • [sa7]《松厓医经》、《务中药性》系统总结了十二经归经药。《本草分经》、《得配本草》又列出及改订入各奇经八脉的药物。温病学派的兴起,又产生了卫、气、营、血及三焦归经的新概念,使归经学说臻于完善。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

  • 5. 针灸学 针灸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该科目涉及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以及针灸治疗原则和技术。考生需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6. 临床医学 虽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以中医知识为主,但对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会涉及临床医学的相关内容,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