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中药药对

黄芪、防己。用于虚劳水气病,脾肾气衰,湿浊毒邪内盛,临床表现为全身浮肿、小便量多、畏风肢冷。黄芪补气升阳,善走肌表,具有扶正、固卫、利水的功效。防己,味苦辛,性 寒。苦寒降泄,利水使之下行,味辛能散,能攻,可祛外袭之风。两药配伍,治标顾本,在治疗脾肾亏虚而引起的肾性水肿方面效果明显。

益母草、泽兰。“血不利则为水”,益母草,苦、辛,微寒。《本草备要》言:“通行瘀血,生新血。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泽兰,苦、辛,微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两药配伍使用,活血利水,又不伤正,消中有补,不致损真。

蝉蜕、僵蚕。蝉蜕,味甘、咸,性凉,主归肺经,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息风止痉的功效。僵蚕,味辛、咸,性平,可息风止痉厥、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两种虫类药物配伍使用,通络活血,血利则水散。

黄芪、太子参。太子参,味甘,补气益 血,健脾生津,可增强黄芪的补益之功;黄芪补气升阳,善走肌表,具有扶正、固卫、利水的功效。二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固表利水之效。

山茱萸、菟丝子。山茱萸,味酸涩,养肝肾,益其源,五脏安。菟丝子,味甘,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两药配伍,可补不足,益气力。

芡实、莲子。芡实,味甘、涩,性平,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芡实淡渗甘香,不伤于湿,质黏肥润,不伤于燥。莲子,味甘、涩,性平,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两药合用,补中去湿而不燥,去邪水而补真水,又可养心安神。

地榆、三七。地榆,苦酸微寒,性沉而涩。《本草纲目》言: “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本草从新》曰:“三七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地榆、三七配伍治疗慢性血尿效果良好。

藿香、佩兰。藿香,味辛,性微温,祛暑解表,化湿和胃,可散寒湿、暑湿、郁热、湿 热。佩兰,味辛,性平,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二药共用,既祛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阳气,又使邪浊排除。2022-08-0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9:11: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红豆杉性平味淡,有毒,归肾经,能够温肾通经、利尿消肿、祛邪散结,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炎所引起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尿路淋涩等,对月经不调、产后淤血、痛经等也有独到的功效。此外,对于属于气虚痰淤所致的中晚期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红豆杉成分复杂,紫杉醇是红豆杉树皮的主要成分之一...

  • 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4、黄芪配丹参 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

  • 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2、慢性肾病 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3、皮肤瘙痒 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黄芪配白术 1、补充能量 如果感觉身体气虚无力,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这是“...

  • 同时,如果伴有气虚表现或者阴虚症状以及月经不调、肾精亏虚等表现,可以通过乌鸡白凤丸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

  • 一般患者如果无明显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还是可以的,要防止呼吸道感染,切忌劳累,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有些西药说明书上会标明。治疗慢性肾炎主要是不复发,而不复发的关键是使人体达到免疫平衡。只有从修复受损肾脏细胞入手,改善内环境平衡,调节人体免疫平衡,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生活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