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中那么多歌决能不能不背还能记住啊?

在我还没有学的时候,就听说搞一定要背《性赋》和《汤头歌》等等。但在学院学习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强调背诵的重要性。课程分了选修和必修,内容分了一二三类,考试范围分了重点和了解等。学生首要应付的当然是考试,却往往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背诵,总是想先把考试解决了,其他的东西可以在临床的时候慢慢补充。就这样本科五年下来,学的东西随学随忘,到最后脑子似乎没留下什么东西,真到临床的时候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时候再去背诵,虽是亡羊补牢到也为时不晚,但很难有好的效果了,因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饭做夹生了,再回锅怎么也不爱熟!
在我看来,若想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背诵是头等重要的,理解和运用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你连内容都不知道,又何谈去理解、分析和运用呢!如果不需要背,那老祖宗就不用费那么大劲儿把那么多知识编成歌诀了。《医宗金鉴》之所以在师带徒的学习方式中以及民间那里被视为学习的必备书籍,就是因为它歌诀试的背诵体列宜于掌握。
我的体会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可以“徐图之”一点一点的慢慢去背,中和脉学也可以理解性的掌握(当然能背下来更好)。但方剂一定要背,而且要够一定的数量。用如用兵。一味一味的单都是散兵游勇,一个又一个经过前人验证的方剂才是一支支队伍。相信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会深有这样的体会——常被老师问到的就是方子,那还仅仅是组成。北京大学的王洪图教授不止一次地感叹,现在太多学生,包括研究生和年轻的医生,掌握的方剂太少。这你还怎么去看病呢?
到底该如何背方剂?我把我的感受和经验告诉大家,信不信由你。
一、方剂(歌诀)版本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首先是《方剂学》教材的一、二类方剂,因为这要兼顾到考试,非教材类的方剂书有些方子的组成和教材的有出入。把这些方剂整理下来,如果你认为某些方剂的歌诀编得不好,可以自己修改,这样更容易记住。然后做个备份,免得丢失前功尽弃。除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可去背汪昂的《汤头歌诀》了,汪昂虽然算不上出色的临床医学家,但至少他的方歌公认编得是最好的:有方名,有组成,有主治。这里面有些方剂与教材重复了,略过,选剩下的背。最不能用来背的就是《趣味方剂歌诀》这类的书,因为难以融入方名和主治,而且编进去的绝大多数都以谐音的方式写入,日久极易搞混,张冠李戴,学切不可找捷径,所以这种方法万万不可取。如果你用了这种法,时间越久越会发现其遗害无穷。
二、经方的背诵。《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不用问了,这必须得掌握。除了教材选过的,这些经方编得比较好的,是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和《金匮方歌括》。经方的量都是极严格的,所以陈念祖的歌括里编入了量。但他的这些方歌也有不好的地方,很多都没有方名,这方面和汪昂比起来,要逊色些。所以经方背起来有些难度,虽然大多数方子的物都不太多。
三、杂方。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剂,还要掌握后世医家的一些代表方剂,相对于经方被称为时方。这里面包括温病、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外科的一部分方剂。这些大多都没有方歌,需要自己编写。这类方子看似有些麻烦,但自己编写也有好处在里边——原创当然容易记得,更主要的是后世医家,在结构方剂时很多都参考了前世医家的成果——有多少方子里有张仲景的桂枝汤,恐怕没人能说得清。再比如圣愈汤,就是四物汤加参芪。这样组织起来就容易许多。
不管怎么说,背诵是个挺枯燥的事,但这是这门学问的固有特点,舍此别无他途。如果你受不了这份罪,那我劝你尽早改行!2017-04-13
对于学中医同时也搞音乐制作的我来说,比中医歌诀更多更复杂的音乐理论我都不在话下,中医歌诀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2019-03-2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05: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青龙汤用“少将为嘛甘心下跪”来记忆。每个方剂都有一个独特的押韵口诀,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每个方剂的药物组合。从麻杏甘石汤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到柴葛解肌汤的“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每个方剂都有其故事性,使得学习过程更有趣味。通过这些口诀,中医爱好者可以轻松记忆并理解复杂的方剂...

  • 再者,联想记忆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你可以尝试将方剂的功效主治或者药物的性味归经与你生活中的事物或经验相联系。例如,将黄芪的功效与增强体质联系起来,与人参的补气作用联想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此外,口诀记忆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些方剂有特定的口诀或者歌诀,这些口诀通常包含了方剂的主要...

  •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主修科目之一,是科学研究和表明中医学制方基本原理、药方搭配规律性以及临床医学应用的一门课程。对于药方这门课程内容特性,规定学员记诵一定总数药方的汤头歌诀,也能为事后学习培训临床医学每科及从业诊疗工作中确立牢靠的基本。~~~`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黄连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

  • 对于肺部因痰热引起的咳嗽,歌诀推荐清金方;肝火引起的咳嗽,可选用泻白散与蛤粉合用;肺亏导致的咳嗽,则推荐沙参麦冬汤。肺痿部分,歌诀描述了肺痿这一病症属于长期虚弱的病状,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浊沫,如同草木枯萎不荣。病因复杂,既有肺中津气失养导致的虚冷,也有虚火引起的日炽。治疗上,...

  • 连朴饮: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薄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治。蚕矢汤:蚕矢汤用苡木瓜,苓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吐利腹痛转筋佳。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二妙散: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