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脚趾对应哪个经脉 一看便懂

脚大拇趾(肝、脾经)--- 肝经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脾经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

脚食指(胃经)----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病证。

脚中指(肾经)----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注:中指有人认为是肾,可是我查了很多奇穴及反射区都无法找到资料?可是我看312经络研究科研证明是足三里下方那边又分出一条“胃经”之分支经络,也属于胃经)。

脚无名指(胆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脚小趾(膀胱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2023-01-2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7: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脚大拇趾(肝、脾经)--- 肝经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2、脚食指(胃经)---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脚中指(肾经)---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4、脚无名指(胆经)---主治...

  • 1. 足大拇指内侧的井穴名为隐白,属于足太阴脾经。2. 足大拇指外侧的井穴名为大敦,属于足厥阴肝经。3. 中医理论中,大脚趾连接着脾经和肝经,这两条经脉在脚趾上交汇。4. 从西方医学的视角,脚趾的神经与大脑相联系,大脑通过神经信号控制脚趾的运动。5. 全息理论指出,大脚趾与人头部相对应,大...

  •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连接大脚趾的经脉包括脾经和肝经。从西方医学的角度来看,脚趾上的神经与大脑相连,大脑发出信号来指导脚趾的运动。从全息的角度来看,大脚趾对应于一个人的头部,并且大脚趾的形状变化也可以反映出头部的一些疾病,例如,如果这个人被两个脚趾挤压,就会出现偏头痛。大脚趾外翻经常使人的...

  • 第4第5脚趾之间是胆经。胆经这个经络呀,它可厉害了呢,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起于眼外角,一路走过我们的头部、颈部,最后还下到我们的脚部,在第4第5脚趾之间经过。胆经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勇士,它能帮助我们治疗一些发热病,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哦!

  • 1. 大脚趾内侧有脾经,而其侧方则有肝经,大脚趾关联着这两条重要的经脉。2. 在大脚趾内侧,距离指甲缘约0.1寸的位置,可以找到隐白穴,这是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3. 大脚趾的第一个关节前方是大都穴,后方是太白穴,而太白穴后约一寸处则是公孙穴,这些穴位均位于脾经上,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