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穴,奇穴,阿是穴的异同点

  在中医的经络学中,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穴位有不同的治疗功效。下面分别是这几种特殊穴位的说明。
  
  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有361穴。

  奇穴: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称“经外奇穴”。

  阿是穴: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2016-03-12
mcxzy 阅读 37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0:1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经穴:经络分为正经和奇经八脉,位于正经的穴位即为经穴,如肺经的鱼际穴、列缺穴,大肠经的合谷穴等;2、奇穴:具有特殊治疗作用,但不位于十四正经穴位之上,如颞部的太阳穴;3、阿是穴:按揉后疼痛可减轻或身体感觉舒适的穴位,一般以痛为腧,何处疼便取何处穴位,此为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另外,...

  • 3、阿是穴:是病症在体表上的反应点,无固定部位,往往随病而起,病愈即失。4、耳穴:是病症在耳廓上的反应点,其分布呈倒置胎儿状。各腧穴虽经分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不少奇穴位于十四经脉上,以后有归属于经穴的。不少阿是穴经过反复实践,确定其部位和主治作用,加以命名者,又成为奇穴。因此,...

  • 阿是穴,是病症在体表上的反应点,通常没有固定的位置。这些穴位往往随着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着疾病的消失而消失。在中医临床中,通过观察阿是穴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耳穴,是病症在耳廓上的反应点,其分布呈现倒置胎儿状。中医认为,耳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治疗全身的...

  • 最后,阿是穴,又称为压痛点。阿是穴没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它们的存在是以身体的压痛点或者其他反应点作为标志的。这类穴位的运用依赖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即时的身体反应,是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的部分。尽管这些穴位有所分类,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穴位体系。这个体系在中医...

  • 近代又称'压痛点'、'压敏点',但不一定是阿是穴。有的经穴或奇穴亦以压痛取穴。如《灵枢·背腧》:'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取经穴时,也可按压痛点取穴。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莫不以所在的一定部位上再以压痛,或特殊感应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