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4个简单穴位,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值得一看

宝宝是我们每个父母的宝贝,当宝宝哭的时候,只要我们用手轻轻一拍宝宝的背部,宝宝就会停止哭泣,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呢?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常按哪4个部位,让宝宝更 健康 !
第一个:后背的2条膀胱经
后背膀胱经的位置是在脊柱两侧,也就是腰部脊柱两侧第12肋骨以下,按摩后背膀胱经时膀胱会比较舒适,如果后背膀胱经如果不畅通,会影响到全身不适,经常按摩宝宝的后背膀胱经,有利于舒缓宝宝的心情舒畅,消除疲劳。
还可以增强人体的体质,同时改善所经过的各个脏腑的功能,同时还会促进宝宝的胃肠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情绪不好通过按摩也能达到良好的缓解效果,特别是对大椎穴进行按摩,因为此穴位有很多的神经通过,适当的按压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消除不良情绪。此穴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只要找准此穴位进行适当的按压,慢慢的就会让人的神经放松,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了,不良情绪也能得到改善。
第二个:按摩合谷穴
经常按摩宝宝的合谷穴,是人体内调节气血的大穴,适当的按摩有助于梳理宝宝体内的气血,让气血更顺畅,缓解疲劳,从而达到释压的效果,让宝宝的情绪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炎热的季节,给宝宝多按揉合谷穴,可以疏风解表,防止中暑的啦。
穴位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将拇指和食指并拢,骨缝处的肌肉最高点处即是该穴。
操作手法:顺时针揉或上下揉合谷穴。按摩到2~3分钟即可,使宝宝皮肤微红就好了。
第三个:按摩涌泉穴
宝宝按摩涌泉穴的话,可以起到一个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宝宝体内氧气量与营养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可以预防很多疾病,比如宝宝有发烧或者是呕吐,腹泻,便秘等情况,都可以按摩涌泉穴来缓解这种症状,但是要注意力度跟穴位。
每日给宝宝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体质增强,提升抗御外邪的能力,按摩涌泉穴从宝宝做起,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按摩涌泉穴还有很好的补肾作用,成人按摩涌泉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位置: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手法:顺时针揉。按摩到3~5分钟即可。
第四个:按摩整个腹部
经常给宝宝按摩腹部,可以促进宝宝的消化功能,有利于宝宝的脾胃的运化,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还促进宝宝的食欲,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手法:用我们掌根按摩宝宝腹部,注意不要力气过大,大概力气在2厘米即可,不可力度过深,以免宝宝受伤,适当的按摩2~3分钟即可。
按摩的方向:顺时针10下,逆时针10圈即可。
#宝宝好营养#
2022-07-2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30: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推三关:(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

  • 1、开天门:用双手的手心和四个手指画扶正宝宝的头部,然后用两个拇指从印堂开始往上交替着推到发际线。2、推坎宫:和开天门一样双手固定住宝宝的头部,然后用拇指从眉头开始向着眉梢的地方做分推。3、揉太阳:用四个手指固定宝宝的头部,然后用大拇指的指端部分在揉太阳穴即可。4、揉耳后:双手分开...

  • 常按4个穴位,帮助养护孩子脾胃 01 清补脾 300次 清补脾 是一个健脾益气的手法,特别适合脾虚肾虚和气虚的宝宝。具体操作: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孩子拇指外侧来回推。如果是单纯的脾虚,也可以经常推清补脾或补脾。02 揉板门 100次 板门穴 是人体一个特有的穴位,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是小...

  • 1. 华佗夹脊穴 华佗夹脊穴位于宝宝脊椎的两侧,是一对重要的穴位。通过定期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宝宝增强体质,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并对脊椎健康起到保护作用。2. 小月龄宝宝按摩法 对于六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特别推荐按摩华佗夹脊穴。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可以结合捏脊的方法进行。从宝宝的脖颈一直捏到尾...

  • 按摩位置:精宁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的缝隙间;威灵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的缝隙间。找穴方法:这两个穴位可以这样找,先定位下孩子的外劳宫穴,手心正对的就是外劳宫穴,再从外劳宫往两旁数掌骨即可。按摩手法:用两手拇指指甲适度用力,快速掐按这两个穴位3-5次。宝宝受惊吓后的注意事项 1、小孩受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