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寒湿气滞吃什么好

薏米红豆汤,去湿。
气滞血瘀宜吃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1. 宜吃: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植粥、花生粥亦颇相宜。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猪心、菠萝、橘仁、山楂、菱角、余甘子、刺梨等等。肉类煲汤亦可以多吃。
2.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3.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4.气滞血瘀体质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5.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气滞血瘀体质的药物调理
气滞瘀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1.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著名的理气、活血化瘀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应根据气滞血瘀部位不同灵活选用。
2.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心血管瘀阻初起,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服用。
3.胃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陈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等,或用保和丸、木香槟榔丸行气、止痛、消食、通便。
4.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行气活血延年祛病
1.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
2.坚持体育活动,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因元气的推动功能减退,容易导致气滞血瘀。宜坚持“快步走”运动。据测试,“快步走”时所吸入的氧气,是人体安静状态下的8倍,能大大改善“血瘀”状态。
3.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缓慢。所以,气滞血瘀体质平时宜多饮水,每天摄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约8杯水)。
4.“寒则气滞”、“寒则血凝”,气滞血瘀体质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环境的时间不宜过久。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摄氏20度。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室温也不宜过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每天用热水泡浴,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如能定期进行药浴、按摩,则效果更好 。
5.血瘀体质可以通过刮痧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我们的后背脊椎骨两侧对称排列着两条“膀胱经”。每天由下而上的刮痧,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质量。
6.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7.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2014-02-22
脾胃虚寒五脏受损,1味中药2种食物熬碗粥,强健脾胃“祛寒湿”

2021-03-3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2:26: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木瓜:能化湿,治风湿痹痛,对筋脉拘挛者尤为有效,同时还有消食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症。4. 砂仁:既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又是一种常用的香料。适用于湿阻或气滞所致的脾胃不和诸症,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 除了健脾和祛湿,还有许多食物能帮助改善脾虚或湿热症状。比如,香菇和红枣分别有益胃气、补益脾胃的功效,但香菇忌食麻疹和皮肤病患者;而红枣则忌食气滞、湿热和便秘者。此外,一些动物性食物如猪肚、牛肚、羊肚、牛肉和桂鱼等也有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和桂鱼对虚寒证、寒湿证者忌食。粳米和籼米补中益气、...

  • 泥鳅同样味甘性平,归入脾、肺经,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不过,泥鳅性平,对于寒湿证的人群也不适宜食用。扁豆味甘性微温,归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清暑和中的作用,适合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等症状的人群食用。但气滞腹胀者应避免食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

  • 实证主要是寒湿困脾、湿热蕴脾,还有脾胃气滞。如湿热主要是以排湿为主,可以吃薏米或冬瓜,或是茯苓等药物。但是,偏寒者以吃温性的药物,如吃藿香;偏热者就多加薏米的量;胃肠气滞就要采用行气的方法,如可以泡陈皮等。药物治疗,如寒湿困脾,可以用藿朴夏苓汤,湿热蕴脾可以用三仁汤,如胃肠...

  • 1、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人士。建议读者用玉米煎汤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须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汤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2、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泄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