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药方请懂中医的帮忙看一下

仙矛15、仙灵脾30、知母10、炒黄柏10、当归10、生晒参30、炙黄芪30、附子3、桂枝3、巴乾天15、菟丝子15、杜仲30、地龙30、鲜铁皮石斛12、炙甘草10、大核桃60

多是些入肾的药, 附子量太少了2010-07-22
肾阳虚2010-07-21
像是治肾积水的。依我看药方中附子3克起到引药迅速入经的作用,量少不会出问题的。2010-07-21
是合理的但他的量放的不够多或放少了/附子阿肉桂可以放到30克,但一定要先(包)半个小时这种是补肾大脑都可以用的2010-07-2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51: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张中药方的名称分别是:孩儿参:又称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刺五加:益气健脾,补...

  • 1. 火香10g——应为“藿香10g”。藿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治疗胃病和鼻炎的功效。2. 寸冬10g——应为“麦冬10g”。麦冬是另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滋阴润肺。3. 炒苏子10g五味子10g——苏子指的是苏子叶,五味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4. 内金10g——内金可能是指“黄精”,...

  • 此方之中四位药物性皆寒凉,除了“黄芩”在中药中是“安胎之圣药”,善能清胎热,治疗因热引起的胎动不安,是安胎药物中使用几率非常高的一个药物。可是在中医药治疗疾病中,一个方子要看整体搭配,而不能只看一个个单独的药物。“黄连解毒汤”这个方剂是汉代方剂,其性过于寒凉,是用来清三焦火盛,...

  • 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秦皮清热燥湿;二者配伍主要用于风湿、热痛方面的症侯。二药性苦,凉,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建议不要迷信偏方,接受正规治疗。

  • 古代治疗肝病的药方中,包含了六味药物:白芍、白术、白扁豆、茯苓和甘草。白芍归肝经,具有柔肝抑肝、敛阴养血、止痛的功效;白术入脾胃经,有益气补脾、利水的功效;白扁豆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茯苓则归心脾肺膀胱经,有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利水渗湿的功能;甘草入心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