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艾灸是明代朱权发明的。
艾灸治疗的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疼痛、受寒、受凉等引起的病症效果比较好。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中,也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法治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却可以做到。还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
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艾叶本身就是一种药,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此外,艾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成为常规医法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试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

艾灸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而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非其它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艾灸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艾灸所以能够防病治病,是因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温通经络、补气益血、回阳救逆、协调腑脏、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老年人大多阳气衰退,施灸可以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学对艾灸的保健作用大加赞赏,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以透入人体。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提高局部气血流量,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能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人体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还具有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的作用。

艾灸
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正是通过以上原理,艾灸能达到养生保健、防治多种常见病的目的。

2021-03-01
明代朱权发明的,首先艾草本来就是一重要,而艾灸主要是利用产生的艾热刺激穴位或者病位,打通阻塞,调节体内阴阳之气达到养生治病的效果2021-03-01
是明代朱权发明的。艾为纯阳之物,艾灸最适合补阳气。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渗透皮肤深达里层,产生循经感传现象,气血在强大的热流推动下,冲破瘀阻点,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2021-03-01
是明代朱权发明的,艾灸治疗的范围比较广,对疼痛受寒受凉引起的病症效果比较好。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2021-03-01
艾灸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早期的文字记录来看,艾灸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艾灸是用艾热刺激人体特定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021-03-0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明代朱权发明了艾卷,即用艾灸法用于治疗。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 艾炙,通称中医艾灸或艾灸疗法,是用艾草叶做成的艾灸贴,艾柱,造成的艾热刺激性人体经络穴位或特殊位置,根据激起经气的活动来调节身体混乱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作用,进而做到防病目地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体制与中医针灸有相仿之处,并与中医针灸有紧密联系的医治功效。具备实际操作简易、成本费便宜,成效...

  • 由于艾灸疗法经济有效,易于掌握,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西方的艾灸疗法是从中国引进的。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医生拉兰里用艾灸治疗破伤风、麻痹、骨髓病等。在亚洲,中国传统的艾灸疗法已经传播到韩国和日本。灸法产生于中国古代,由于其作用机理与针灸疗法相似,且与针灸疗法有互补的治疗作用,通常针和灸一起使用,...

  • 但具体的创始人就不可得知了。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所谓艾灸疗法,是...

  • 《庄子》中也有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这也说明了艾灸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日本科学家须藤作等人的研究还发现,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从而达到治癌抗癌的效果。关于艾灸的起源,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据研究表明,艾灸的发明源于原始人用火时的一个偶然发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