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

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
针灸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治疗作用也各不相同:如针灸可以治疗失眠,说明针灸有镇静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疼痛,说明针灸有止痛作用;可以治疗咳喘,说明针灸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又如从西医学角度说,针灸可以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说明针灸有抗过敏作用;可以治疗扁桃体炎 乳腺炎 阑尾炎等炎症,说明针灸有消炎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概括地讲,针灸众多的治疗作用都是通过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调和阴阳而实现的。张景岳云:“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针灸的治疗作用虽多,也可用“通”“调”两字来概括。“通”即疏通经络,“调”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调和阴阳。
疏通经络
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 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发挥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的生理功能。
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在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脏腑也。”这里明确指出,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如果经脉功能失常,则病邪可以通过经络逐渐侵入内脏;反之,当内脏发生疾患时,可以通过经络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有所反应,如出现压痛点 结节 皮肤颜色改变等。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正如《灵枢·经脉》所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刺节真邪》亦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络的意思。
延伸阅读:
学针灸还是要名师带,北京名师系统教你学针灸

2022-07-06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0:14: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其中疏通经络为最根本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最主要的生理功能。经络不通,气血受阻可表现为局部的疼痛、经脉瘀堵、麻痹等不适,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的发生是阴阳的失衡,针灸能够调节阴阳,补...

  • 针灸疗法在中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以及扶正祛邪。首先,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的治疗作用。通过针灸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促使淤阻的经络变得通畅,进而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若其不通畅,便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

  •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穴位,进而疏通经络。经络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正常,身体就会保持健康。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量,缓解因经络不通导致的各种病痛。2. 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使机体从失衡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对于治疗...

  • 1. 疏通经络 基本治疗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使淤阻的经络变得通畅,从而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在人体中起着连接脏腑与肢节、运行气血的重要作用。缓解临床症状:经络不通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引发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能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恢复身体的正常状态。2. 培补...

  • 针灸治疗的具体作用包括:首先,针灸能有效疏通经络。当经络受阻时,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疼痛、麻木、肿胀或瘀斑等症状。针灸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可以使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恢复正常,缓解症状。其次,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的功能。疾病的发生通常与阴阳失衡有关,针灸通过调节经络的阴阳属性、选择合适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