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肌肤较薄弱,一般直刺进针3~5分为宜,斜刺或平刺可达0.5~2寸(如地仓透夹车),个别穴位肌肉较厚可直刺进针达1寸(如颧髎、四白)。同时还要结合胖瘦体质的差异来判定进针的深浅度,胖人可进针稍深些,瘦人进针浅些,瘦人脸部多采用斜刺或平刺。靠近眼睛的穴位宜浅刺,或推开眼球进针。2016-02-14
看你是什么病了,面瘫的话,针灸用寸针,针不会很长的。2020-06-01
每个穴位的进针深度都不是相同的,一般头面部进针浅,四肢进针稍深一些;进针后必须有酸胀感才可以,这是针灸起到效果的表现,中医称之为得气。
可以用刺激量大的。深刺可以有效刺激局部穴位,达到改善面瘫引起的口角歪斜,流涎,耳后疼痛等不适,建议最好去正规中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尽量少吃冷冻寒凉食物。
针灸扎错,根据部位不同后果不同,四肢的穴位相对较安全,躯干、头面部则相对较危险,具体如下:1、四肢:相对较安全,合谷穴扎歪可能导致效果下降或消失,腿部穴位扎错可能导致疼痛、得气不足或效果下降;2、躯干位置:相对较危险,肩井穴下方为肺尖,无骨骼阻挡,扎深易引起气胸。腹部肝、脾等脏器,...
针刺深度,一要看针刺的部位,二要看治疗的疾病。不同部位的穴位的深浅是不一样的,如头皮部、手指部,只能浅刺;如腹部穴位,就要深刺,腹深如井。急性疾病,如高热、感冒,要浅刺不留针,可刺血;如是慢性病,要深刺要留针。大概是这样的,还有手法要求,可以看看针法刺法学。
在针灸的深度上,肚子上的穴位可以相对深一些,一般0.5~1寸左右是适宜的。但即使腹部脂肪较厚,针灸深度也不应太深,以免触及内脏。由于不同穴位和腹部脂肪含量不同,针灸深度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值得一提的是,中医针灸不仅是医疗手段,更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由“针”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