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压的药方

1、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5、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7、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8、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9、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2019-03-01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9:56: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天藤降压方 药方包括:天麻、生杭芍、生山楂、钩藤、草决明、珍珠母、泽泻、茯苓。每日煎服一副,分2-3次服用。主要适用于虚风内动、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2. 白蒺藜钩藤方 药方包含:白蒺藜、钩藤、菊花等。每日煎服一剂,分3次服用。特别针对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3. 石决明葛根方 药...

  •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用于降血压的著名中药方剂。该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和朱茯神等药材组成。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潜阳、清热活血、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易怒以及失眠等症状。使用天麻钩藤饮...

  • 1. 吴茱萸15克与菊花15克搭配,加食醋调制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去除,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4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后重复使用,共三个疗程。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2. 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清洁神阙穴(肚脐),将药粉4-5克纳入其中,外用敷料胶...

  • 葛根钩藤方则是由葛根和钩藤组成。葛根具有利尿、解酒、降压、降血脂的功效,并能扩张血管,有助于降低血压,缓解局部僵硬、疼痛和紧张等症状。而钩藤则能增强血流动力,缓解高血压问题。两者结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理方式。除了中药疗法,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血压。

  • 1. 五味子汤:此方以五味子为主,搭配桂枝、炙甘草、干姜和大枣,旨在健脾益气、调和胃肠,同时有助于降低血压。2. 天王补心丸:该丸剂由黄芪、当归、川芎、枸杞等药材制成,主要功能是补气养血、宁心安神,并具有一定降血压效果。3. 夏桥秋菊汤:此汤以夏桥草和秋菊花为主要成分,还包含地黄,其作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