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遗留下来的瑰宝,所以中国人在治病的时候都会选择中药,许多中国人的理念是中药能够去除病根,只有只能治表。当然熬中药也是一种技术活,今天我主要说一下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熬中药是器具的选择
中药器具的选择非常重要,最好是选择砂罐。我见过许多人并没有用砂锅熬中药,还是用铁制的铁锅熬中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铁锅在熬中药的时候是多样性就会在熬煮的过程随之流失,所以中药的药性就发挥不了。但是砂锅就不同了,因为砂锅是用陶瓷制作而成的,所以砂锅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把中药的药性发挥到最大。除了砂锅之外不锈钢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材质,不锈钢制品在市面上随处可见。所以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定不可以选择铁锅或者是铜锅。

二,熬中药水的用量
在熬中药的过程中水的用量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人会用开水煮药,有些人会用凉水煮药,当然开水还是凉水的选择一定要听医生的嘱咐。大部分人在熬煮中药的时候,认为用三碗水煮成一碗药就可以了。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的正确。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碗都是不一样大的,所以用碗来做量词,就不能代表到底倒了多少水。所以在熬中药的时候只要把加的水能够淹没药材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用手把药材压住,水刚漫过手背的时候就可以了。因为中药的吸水量特别大,所以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把中药浸泡半个小时。
三,熬中药的火候和时间
一些中医专家告诉我们熬中药的火候非常重要,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大火把水烧开之后用小火慢慢的熬煮中药。熬煮中药第一遍的时候应该是25分钟之内,第二遍中药应该在20分钟之内。
2017-10-25
对于一个喝了一个假期中药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非常好回答的了。其实,当我们去医院开中药的时候,只要注意看,每个取药的窗口都会有提示正确熬中药的方法的。那么我简单介绍一下熬中药的流程吧。

首先,我们需要找一个熬中药用的砂锅,如果没有砂锅的话,搪瓷的容器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可以用铁质容器,不锈钢容器或者铝质容器等,不过,最好的还是砂锅熬中药比较好,因为它在煮的过程中温度比较好,很好的提高药性。
第二,我们要将开好的中药先放到一个容器里,然后用水冲一到两遍,将中药表面的灰尘冲干净,然后,将冲洗干净的中药放到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
第三,熬制中药,用砂锅将中药放好,倒入水,用手比一下差不多高于重要末过手指的量就可以了。刚开始熬中药要用小火,等到水沸腾了,开到中大火,再熬制四十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第四,当第一锅中药熬好以后,重复再熬一遍,第二遍水可以稍微放少一点,然后将熬好的两遍中药兑在一起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盛放中药的容器最好也是选择搪瓷或者瓷的容器。
可能我熬制中药的方法与有些人的不同,很多人都只是熬制一次重要就好了,但是在我看来,既然中药是放在家里自己熬的,又是治病用的,那么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药性,本来中药就是比较温和,以调理为主的,所以在熬中药的过程中,我一般都会熬两遍的,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2017-10-24
1.熬制的时间和火候因药和治病的性质而定,该长的长、该该短的短,药引适时入锅,
2.为了每次喝药的功效一致,每付中药要喝几次就一次熬完几次把药汤综合了再分次喝,余下的放冰箱即可;
3.熬制中药的器皿一定不要用金属制品,最好用砂锅或者陶罐;医院里为病人方便即时性的一次机制熬制中药更不可取,因为中药必须熬制三遍以上其药性才会全部释放。如果大家把握了这三个原则,您用中药治病会收到最为满意的效果。【摘要】
求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正在快马加鞭的给您整理资料,我们会为您分配百度最专业的答主来为您回答问题,请您耐心等待几分钟,马上就为小主送上您的答案【回答】
1.熬制的时间和火候因药和治病的性质而定,该长的长、该该短的短,药引适时入锅,
2.为了每次喝药的功效一致,每付中药要喝几次就一次熬完几次把药汤综合了再分次喝,余下的放冰箱即可;
3.熬制中药的器皿一定不要用金属制品,最好用砂锅或者陶罐;医院里为病人方便即时性的一次机制熬制中药更不可取,因为中药必须熬制三遍以上其药性才会全部释放。如果大家把握了这三个原则,您用中药治病会收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回答】
具体需要注意事项,听医生叮嘱。【回答】2021-12-27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2017-12-05
有中药加砂锅,白术,苍术,香付,白芍,甘草,山芝,,,才能真的药临床效2017-12-29
国家指定一些药厂,制一些经典名方制剂﹥太好了>有些病可以不喝汤药了>喵~2017-12-11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0:30: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