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起源
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可能在药物治疗以前,就己有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据后世文献对远古往事的记述和出土文物,一般是把针灸术的起始,定在新石器时代。其端绪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新石器时代,人们制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这才有了适合医用的贬石。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它作为后世刀针的前身,可谓最早的医疗工具。它主要被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消除病痛。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多数出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以石治病产生的具体过程,现已无从查考。有人认为,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常常会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而在劳动和与野兽搏斗中,为石块、碎石所击伤也是常有的。但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显然,这种出于偶然的经验,最初不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若干年、若干人次的相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这种源于实践的经验,就会促使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银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
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这就是灸法。
灸法的出现,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些病痛能得到一些减轻或缓解,逐渐地又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感,其解除某些病痛的作用也更大,如对受凉引起的腹痛及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更多的疾病,从而形成了灸法。
但也有人设想,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时,难免不发生皮肤烧伤、烫伤等情况;甚至燃烧着的木材进出的火星,亦能的伤人体肌肤。可是就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有时竟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产生了灸法。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2006-12-14
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可能在药物治疗以前,就己有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据后世文献对远古往事的记述和出土文物,一般是把针灸术的起始,定在新石器时代。其端绪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新石器时代,人们制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这才有了适合医用的贬石。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它作为后世刀针的前身,可谓最早的医疗工具。它主要被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消除病痛。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多数出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以石治病产生的具体过程,现已无从查考。有人认为,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常常会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而在劳动和与野兽搏斗中,为石块、碎石所击伤也是常有的。但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显然,这种出于偶然的经验,最初不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若干年、若干人次的相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这种源于实践的经验,就会促使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银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
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这就是灸法。
灸法的出现,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些病痛能得到一些减轻或缓解,逐渐地又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感,其解除某些病痛的作用也更大,如对受凉引起的腹痛及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更多的疾病,从而形成了灸法。
但也有人设想,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时,难免不发生皮肤烧伤、烫伤等情况;甚至燃烧着的木材进出的火星,亦能的伤人体肌肤。可是就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有时竟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产生了灸法。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2006-12-14
针灸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刺的前身是"砭术",砭术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于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发现很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效应和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经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其中又以《灵枢》所论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在经络、腧穴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作了补充。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外感病纳入了他所创立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使针灸临床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宋代王惟一编选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经穴模型直观教学之先河。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的。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 战争以后到民国的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扼杀,针灸日趋衰落,只在民间流传使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学术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证有较好和很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58年针刺麻醉开始用于临床,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入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工作也从对临床的治疗经验的总结发展到开展实验研究,从观察针灸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而深入至针麻、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并在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国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06-12-14
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发现很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效应和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经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其中又以《灵枢》所论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在经络、腧穴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作了补充。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外感病纳入了他所创立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使针灸临床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宋代王惟一编选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经穴模型直观教学之先河。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的。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 战争以后到民国的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扼杀,针灸日趋衰落,只在民间流传使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学术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证有较好和很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58年针刺麻醉开始用于临床,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入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工作也从对临床的治疗经验的总结发展到开展实验研究,从观察针灸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而深入至针麻、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并在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国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