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怎样辨治?

证候表现: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病久渐虚,脾病损肾,则见脾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阴气盛,阳气未复,脾肾阳虚者,胃关不固,隐痛而作,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泄”“鸡鸣泄”;泻后腑气通则安;肾亏则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温煦无力,小便清长,夜间尿频;舌质淡,舌体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治法:健脾温肾止泻。
方药: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或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温肾散寒;附子理中汤温肾健脾,方中附子、补骨脂温补肾阳;理中汤合吴茱萸、肉豆蔻温脾暖中,五味子涩肠;合凑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收涩固肠。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温脾益气;肉桂、肉豆蔻温肾暖脾,散寒止痛止泻;广木香调气;白芍缓急止痛;当归和血;诃子、米壳收涩固肠;全方温脾肾、涩固脱、调气血。
常用于下利日久、肠中积滞已去,虚泻滑脱,气血不足者尤宜。
如脾阳虚为主:重用人参、白术、炮姜、石莲子;肾阳虚者,重用附子、肉桂、补骨脂;泻脱不禁,舌苔无滞腻者,加米壳10g,诃子10g,赤石脂15g 等;如少腹痛加香附15g,吴萸15g,乌药15g;腹痛加元胡10g,砂仁10g;如久泻不止脱肛,加黄芪30g,升麻10g,以升阳益气固脱;若久泻不愈,脾肾阴虚者,加天冬15g,黄精15g,寸冬15g,填阴之剂。
2019-07-02
主要是精血亏虚,容易虚火内生,出现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溲黄便干等症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些枸杞、桑葚、玉竹、黑芝麻等养阴的食物。2020-03-18
坚持按摩可祛乏护肾,按摩可采用以下方法: 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2020-02-18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4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的肠鸣腹泻,腹泻后病情暂时缓解,患者常感形体寒冷,四肢不温。其病态特征呈现出明显的虚寒特征。治疗时,遵循"燥脾、温肾、酸收、固涩、升提"的治泻九法是关键,但务必准确辨证,避免误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波动较大,急性期与缓解期交替...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与免疫性有关的一种肠道疾病,中医一般辨证为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脾阳不足等多种类型,可以适当的口服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四神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除了口服这些中成药外,可以适当的口服美沙拉嗪等,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直肠给药治疗,效果都非常的不错,通过多种方法...

  • 1、中药治疗:不同临床病症、采用个体化治疗,如脾肾阳虚者,采用温肾健脾、涩肠止泻药物。大肠湿热者,采用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2、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的直肠、乙状结肠,促进结肠黏膜炎症修复、溃疡修复,缓解临床症状;3、西药治疗:首选药物为美...

  • - 中药疗法二:白头翁、蒲公英、黄连水煎服,分三次服用,每日1剂。此药方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对于腹痛腹泻和肛门灼热有缓解作用,适合大肠湿热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中药疗法三:党参、茯苓、肉豆蔻、乌梅水煎,分三次服用,每日1剂。此药方具有温肾健脾固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的溃疡性结肠...

  • 治法:抑肝扶脾。方药:痛泻药方加味。3、脾虚湿困证 证候:常见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症见肠鸣腹泻,粪便挟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按;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苔白,脉濡缓或沉细。治法: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如兼有余热未清者可加黄连或胡连。脓血便较重者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