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维脉的交会穴位有哪些

阴维交会穴: 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泉(任脉)。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通于阴维。

2011-05-28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7:5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府舍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府指脏腑,舍指宅舍,穴位深处是脏腑,故名府舍。府舍穴的 准确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府舍穴的功效与作用:府舍有健脾理气,散结止痛的作用。府舍有调气、理肠、散结的作用。府舍有...

  • 八脉交会穴按照其功能主要分为两类:阴经交汇穴和阳经交汇穴。阴经交汇穴包括公孙通冲脉与内关通阴维脉,它们主要作用于心、胃、胸腔区域,治疗五脏六腑的病症,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组穴位,即公孙与内关,常常联合应用,称为“四阴同施”,能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

  • 1. 公孙穴,足太阴脾经络穴,通冲脉,主治胃痛、心烦、逆气里急、水肿等。2.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主治心绞痛、头痛、孕吐、腹泻等。3. 列缺穴,手太阴肺经络穴,通任脉,主治咳嗽、头痛、荨麻疹、水肿等。4. 照海穴,足少阴肾经络穴,通阴跷脉,主治痫证、失眠、小便频欠等。

  •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交通的穴位是内关,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穴位组成:八脉交会穴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和照海八个穴位。穴位分布与连接:这些穴位分布在肘膝以下,每个穴位都与一条奇经八脉紧密相连。公孙通过脾经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心包经与阴维脉相接。外关通过三焦经与阳维脉沟通,临泣通过胆经和带脉相连。申脉连接膀胱经与阳跷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