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丨春阳萌动,万物复苏,艾灸护肝壮阳气

立春的到来代表了春天的开始,虽然有春的意思,但是此时乍暖还寒,就像民谚所云:春冻骨头秋冻肉,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防寒养生。

立春艾灸,重在养肝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此时称为“开天门”,就是说气候由阴出阳,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养生也要由“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艾艾君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立春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理,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在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中,春季与肝相对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所以从立春开始,人们就应该着手养护肝脏了。此时艾灸,重点就在于调肝养肝。

艾灸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常常艾灸太冲,对人体保健很有必要!

艾灸中封穴

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此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艾灸此穴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

另外,立春艾灸还可选取督脉的大椎、命门,任脉的中脘、神阙等穴,常常艾灸也能很好地培壮元阳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晨去散步放松,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进补减少,食之有道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立春养生原则之一是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小葱、香菜、韭菜等,这些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营养价值,有增进食欲、杀菌防病的效果。

感恩遇见,感恩生活!知艾者福,善艾者寿!

​2022-07-1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3:36: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立春的到来代表了春天的开始,虽然有春的意思,但是此时乍暖还寒,就像民谚所云:春冻骨头秋冻肉,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防寒养生。2. 立春艾灸,重在养肝。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此时称为“开天门”,就是说气候由阴出阳,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

  • 比如立春前后五天艾灸气海、曲池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预防眼部疾病。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

  • 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中老年朋友若发现四肢无力、经常抽筋,不妨用艾灸“太冲穴”的方法来补肝气。“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艾灸20分钟能...

  • 我觉得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夏季做艾灸是最佳时机,在夏季做艾灸特别的养生,可以去除身体的湿气。正确的,艾灸是一种养生手法,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不分季节。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做艾灸可以帮我们身体去除湿气,让我们合理的减肥。立春是冬春交替之时,天地间生机萌动,万物繁荣,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也是...

  • 2. 艾灸的功效与个人体质和取穴技巧密切相关。艾草含有的挥发油等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具有局部驱虫和收敛作用。不同个体体质和取穴方法,会导致艾灸的效果和作用有所差异。3. 立春虽然是春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天气会立即转暖。春季气候变化多端,人们容易在此时感染风寒。因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