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术语-下合治六腑

因六腑居于腹部,与足经关系密切,所以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其合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六腑下合穴是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六腑的部位,所以和六腑的关系密切。下合穴的异常感觉可以反映六腑病变,如小肠的下合穴在胃经的下巨虚穴,如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可以推知小肠病、阑尾炎等。

下合治六腑的应用: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胆病取阳陵泉等。
下合穴具有通降腑气的作用,在治疗腑证方面收效较好,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六腑“泻而不藏”,以通为用,其病多为实证,用下合穴以通降腑气,多获良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是说明手足六阳经脉的经气是从六腑的下合穴处别入于内而分属于六腑,故六腑的疾病可取六腑各自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
现代临床应用:常用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下巨虚治疗小腹痛,十二指肠溃疡;阳陵泉治疗蛔厥、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委中、委阳治疗癃闭、淋证、遗尿等。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急性病证,下合穴能起到即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1.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史清钊、杨翼.《针灸学》:人民 体育 出版社,2011年
3.赵吉平、王燕.《针灸特定穴详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2022-07-2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34: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脏六腑,统称人体内器官。五脏,心肝脾肺肾,为实心结构;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对应脏器。另将人体分为胸腔腹腔,上中下三焦,统称第六腑。了解人体器官,先识八大系统。五脏六腑虽是中医术语,却精炼概括人体主要器官,简单易记。中文之精炼,如动物归纳四字,虫鱼鸟兽,虽不严谨,日常使用足矣。西...

  •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的统称,包含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六腑)。这个表达源自《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 通过这样的组合,中医体系不仅描述了个体的生理结构,还借以比喻事物的内部构成和运作机制。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的功能...

  • 从定义上看,“六腑”指的是人体内六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其主要功能在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而“六府”则指的是脉、头、背、腰、膝、骨六个特定的生理结构,与身体的血液循环、头部功能、脊柱支撑、腰部支撑、腿部力量和骨骼健康紧密相关。文章提到的“六府”并非“六腑”的另一个...

  •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的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肾,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六腑中的胃,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负责食物的初步消化。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形成和排泄粪便。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细长的肠道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

  • 五脏六腑的意思 介绍 “五脏六腑”是一个古代医学术语,用来描述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系统。这个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脏六腑的构成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被视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