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乌药



【药用】樟科灌木或小乔木乌药Linderastrychnifolia(Sieb.etZucc.)Vill.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临床应用】1.用于胸腹胀痛,寒疝腹痛及经行腹痛等症。

乌药辛开温通,善于疏通气机,功能行散气滞、止痛,能上入肺、脾,舒畅胸腹之气滞,故凡寒邪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均可应用,常与木香相须为用。亦可配合香附、枳壳、郁金等同用。本品又善于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可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用于经行腹痛,可配合当归、香附等同用。

2.用于小便频数,遗尿。

乌药又能下行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对肾与膀胱虚寒所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常配合益智仁、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台乌药、乌药(切片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乌药性味辛温,走肺脾而理胸腹之气滞,散寒凝而除疝气经行之疼痛,且能温肾,除膀胱之冷气,用治尿频遗尿之症。

2.木香与乌药皆能行气止痛,为治胸腹胀痛之要药,临床每相须为用,然木香行气力佳,且煨用有止泻之功;乌药则又善治寒疝痛经,且能温肾散寒,以治尿频遗尿之症。

【方剂举例】四磨汤(《济生方》):乌药、沉香、人参、槟榔。治七情郁结,上气急喘。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天台乌药、茴香、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巴豆、川楝子。治寒凝气滞,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等症。

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治妇女经行腹痛。

【文献摘录】《药品化义》:「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袪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而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本草求真》:「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用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懮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2022-07-1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0: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乌药的用量是多少呢?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是药三分毒,这是永远的真理,所以不管服用什么药物我们都要知道它的用法用量,这样能够将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然而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药物,这是非常不利的。比如说乌药,其实,它被普遍运用到治疗驱寒药...

  • 首先,在煮制乌药时,需要将乌药破碎并浸泡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乌药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部,通过破碎可以更好地使药材成分溶解出来,利于后续煮制过程中对毒性成分的有效处理。浸泡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以充分浸出乌药的有效成分。其次,在煮制乌药时,要采取煮沸的方法。这是因为乌头碱在高温下...

  • 1. 行气止痛:乌药擅长行散体内郁结之气,从而缓解因气滞引起的胸腹胀痛、气逆喘急等症状。在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胀痛、经寒腹痛等方面,乌药是不可或缺的药材。2. 维护血管健康:乌药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调节和改善血液循环,对抗血液中的有害自由基,防止血液细胞氧化,从...

  • 乌药,亦称矮樟、香桂樟等,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乌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下是乌药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抑菌作用: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2. ...

  • 乌药,又称乌药丸或乌发药,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脱发和脱发引起的头皮屑等问题。乌药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与作用:1. 活血化瘀:乌药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毛囊萎缩和毛发生长不良的情况。2. 补肾养发:乌药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供给头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毛囊...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