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捏脊

  1、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上操作的,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

  2、督脉是主一身的阳气,督脉上有好几个升阳的穴位(肺腧穴,脾腧穴,胃腧穴,肾腧穴)。根据经络去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理,顺着督脉自下而上捏脊是升阳,这是补法来的。上捏脊可以调动一身的阳气,阳气提升了,就可以温肾健脾,令脾和肾都能很好运行。上捏脊的主要目的就是补阳气,所以更加适合以虚寒症状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对于素体阳虚的宝宝来说,阳气得到了提升,抵抗力自然就会增强,胃口也会变好了。宝宝脾胃养好了,身体自然棒棒哒。

  3、下捏脊的顺序则跟上捏脊刚好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的效果,是泻法来的,多用在实热症上,比如发烧或者便秘的治疗,很少用于平时保健。这类型的宝宝就不适合用上捏脊了哦,否则越捏内火就越重的,反而会出现便秘,口舌生疮等。

  4、在平时,我们下捏脊通常是只捏不提,或者单推背。比如实热症的小儿发烧,推拿完手上的穴位后加上推背(从大椎穴推至长强穴),推至皮肤发红发热,这样可以加快宝宝降温退烧。

  5、所以说具体用上捏脊还是下捏脊主要还是看宝宝体质,我家大宝是属于实热症的,阴虚内热,但是他脾胃又虚哦,消化也不好,我就会选择每天早上睡醒后上捏脊六次,晚上睡觉前下捏脊6次加上推背。刚开始宝宝有点抗拒,不习惯,捏了几天后宝宝觉得舒服了,天天提醒我要捏脊。小宝体质好点,所以我每天都是给他上捏脊,捏了几个月了,小宝现在一岁了,超爱捏脊的,一听到说要捏脊了,不管他是在闹脾气还是在玩玩具,立马趴好给你捏,超乖的。2022-12-2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45: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在古老的中医智慧中,捏脊这一古老的手法,如同民间的“擀皮”或“提背”,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神奇的功效。2. 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以来,捏脊疗法已流传千年,为无数家庭的宝贝提供自然疗愈的力量。3. 捏脊主要通过捏、提、拿脊背部皮肤,内外兼修,达到调和阴阳、强健...

  • 首先,正确的捏脊方法是将幼儿俯卧在床上,暴露整个腰背。家长站在旁侧,预热双手,将两食指抵于脊背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上捏脊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下捏脊则反之,重复以上动作3~9遍为宜。如果手法不...

  •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家长需要准备一些滑石粉或橄榄油,涂抹在小儿的背部皮肤上,以减少摩擦。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背部的皮肤,从脊柱的底部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或向下捏至颈部。在整个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力度适中,以避免伤害到小儿的皮肤。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次尝试捏脊的小儿,家长应...

  • 宝宝进行推拿,能有效提升其免疫能力,并调节内脏功能,从而预防多种疾病。例如,针对肠胃疾病,尤其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泻或积食的宝宝,推拿捏脊能显著改善和缓解这些症状。此外,定期为宝宝进行推拿捏脊,还能缓解其睡眠不安的症状,使宝宝睡眠更加安稳。通过推拿来刺激脊柱位置的穴位,不仅能防止宝宝尿...

  • 在进行捏脊时,家长或专业推拿师需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皮肤,沿着脊柱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进行捏拿。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确保不伤及儿童皮肤。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连贯,避免突然用力,以免造成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身体较为娇嫩,因此在选择捏脊手法时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体质虚弱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