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哪些穴位可以治疗产妇生产后的疾病?

产后缺乳
产后哺乳期间,乳汁分泌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乳儿需要,称为产后缺乳。虚证可兼见乳汁清稀、面色苍白、饮食减少等症状。实证可兼见乳房胀痛、胸闷、便秘等症状。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胃俞。
2胸腹部:膻中、乳根、中脘、关元。
3上肢部:曲池、内关、外关、合谷。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是指产妇分娩后,由于不协调的局部子宫收缩而引起的下腹部疼痛。产后腹痛以经产妇,特别是急产后多见。一般于产后1~2天即可出现。腹痛轻者,可逐渐自行消失。重者疼痛多为阵发性,哺乳时疼痛加重。
【拔罐部位】
1背部:肾俞、腰阳关。
2腹部:天枢、归来、气海、关元。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难是指妇女产后大便艰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大肠俞。
2胸腹部:中府、中脘、天枢、气海。
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
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妇女产后8小时后尚不能正常排尿的症状。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手术产及行会阴切开术者居多。多兼见小腹急胀,或胀满而痛,或排尿淋沥不断,或夹有血丝、面色白或晦暗、四肢无力、腰背酸痛等症状。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肾俞、膀胱俞。
2腹部:中极、曲骨。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产后宫缩无力
产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及缩复功能不良者,称为产后宫缩无力。主要表现为产后出血,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出血多时,血色暗红或有凝块,可于产后24小时内达400毫升以上。依出血的多少,产妇可兼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状态。
【拔罐部位】
1腹部:关元、子宫穴。
2上肢部: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产后发热
产褥期以发热为主证,可持续发热不减,或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如在产后1~2天内,有轻微发热,不兼有其他症状,一般能自行退热,此为生理性发热,不是病态。或产后3~4天内,泌乳期间有低热,俗称“蒸乳”,这种现象以后会自然消失,不属病理范围。
【拔罐部位】
1背部:风门、膈俞、肾俞。
2腹部:关元、中极。
3上肢部:曲池、列缺、合谷。
4下肢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
产后小便频数、失禁
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十次,或产后不能约束小便而自遗,前者称产后小便频数,后者称产后小便失禁。本病多因妇人产后膀胱受损或气虚不固而致。
【拔罐部位】
1背部:肾俞、膀胱俞。
2腹部:关元、中极。
3下肢部:太溪。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多发于妇女哺乳期,尤其以初产妇最为多见,发病部位大多在乳房上方,常为单发。初期时,乳房肿胀疼痛,局部或有包块,皮色或白或红,伴发热恶寒。成脓期时,乳房肿块增大,疼痛,并有持续啄痛,乳头可有脓液排出,久则溃烂流脓,如排脓不畅、肿硬不消、余热不退,则要迁延时日。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胃俞。
2胸腹部:乳根、膻中、期门、中脘、天枢。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行间。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乳腺结构异常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乳房肿痛,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或月经期。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扁平性,或呈串珠状结节,大小不一,质韧不硬,周界不清,推之可动,经前增大,经后缩小,病程长,发展缓慢,此病多发于30~40岁妇女。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2胸部:膻中。
3上肢部:外关、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020-06-11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44: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针灸疗法 肾虚可以在穴位加肾俞、足三里进行针灸能温经止痛,对于腰痛偏肾阳虚者有很大疗效。针灸加秩边、三阴交、太溪这个可以滋补肝肾,对于产后腰痛偏肾阴虚者有很大帮助。针灸加膈俞、血海、肾俞、期门、三阴交、合谷,可以活血化瘀,并且理气止痛。2、刺络拔罐 拔罐也是通过穴位,闪火法拔出淤血,这...

  • 产后拔罐有什么好处 1、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2、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

  • 1.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方,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拔罐于此穴位能够刺激身体的阳气,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增强身体免疫力。2. 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的位置。拔罐于此穴位可以帮助调理肺部功能,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气喘等。3.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

  • 1、针灸疗法,肾虚可以在穴位加肾俞、足三里进行针灸能温经止痛,对于腰痛偏肾阳虚者有很大疗效。针灸加秩边、三阴交、太溪这个可以滋补肝肾,对于产后腰痛偏肾阴虚者有很大帮助。2、刺络拔罐,拔罐也是通过穴位,闪火法拔出淤血,这种方法对于疼痛急性发作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八卦还可以拔出体内的寒气,对于...

  • 神阙即人体肚脐,是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因此被称为“生命之根蒂”。神阙穴归属于任脉,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在此穴位进行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等作用。五、背俞穴 背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在此处拔罐可以畅通五脏六腑的经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