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总爱出汗?多半是脾胃湿热,坚持2个动作,助你清热祛湿

现在天气炎热,出汗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可是有些人头上特别爱出汗,严重些地吃完饭就跟重新洗了头一样,大汗淋漓的,身体其他地方反而不出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引起头部异常出汗的原因有很多,若是结合当下的环境,比方说现在是一个三伏天时节,正是“热邪”“湿邪”横行的时候,天气炎热,人体的皮肤毛孔大开,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受这两大病邪侵入,从而导致一些身体不适,其中脾胃是最容易受湿热入侵的脏腑,而恰恰脾胃湿热会导致头部会出现异常出汗的现象。
中焦(脾胃)一旦出现湿热,那么湿热向上熏蒸,湿随热往上跑,就会导致但头汗出。尤其是在吃完饭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感觉一顿饭下来就好像洗了个头一样。其实这都是因为饭后引起湿热之邪,向上熏蒸所导致的。但凡吃点热的东西,上半身出汗都比较明显且大汗淋漓。
脾胃湿热的人,除了会出现但头汗出的现象之外,这类人还会出现比较典型的舌红、舌苔黄腻、齿痕舌的表现。
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感觉每天头昏昏沉沉的不清醒,感觉脸上、头上特别爱出油,异味特别重,甚至粘到衣服上还容易出现黄黄的表现。
一吃点油腻的、辛辣的或者甜的,就特别容易会出现肚子胀,甚至出现腹泻,并且经常还伴有口臭、口苦。
以上这些脾胃若是湿热的话,都有可能会引起出现。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些经历?不过没关系,脾胃湿热在中医领域中,调理的方法也有很多,主要还是以清热利湿为主。
今天刘医生就分享两个方法,助你清热利湿
1、按摩腹部
先把这两个手叠在肚脐这个位置, 顺时针摩三十六,再逆时针摩三十六。 顺时针要越来越大,一圈比一圈大,然后逆时针,要一圈比一圈小,最后还要捂到这个肚脐上。
顺时针主要是泻法,用来去湿热。 逆时针是补法,可以起到健脾胃的效果。
2、穴位艾灸
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疗法,而艾灸采用的艾条,是艾叶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我们也都知道艾叶味辛、苦,属于温性药物,归脾、肾、肝经,有着温经散寒的作用。
艾灸配合特定的穴位,是能够调理某些问题的。比方说脾胃湿热,配合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这些穴位来艾灸的话,可达到温经散寒、清热利湿的作用。
2022-07-0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5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许多人头部出汗过多,严重时头发湿透,而身体其他部位却很少出汗。中医分析,这种现象可能由上、中、下三焦的问题引起。首先,上焦有热,如心肺热盛,导致湿热上蒸,常伴随心烦、失眠等症状,舌红舌尖红是明显特征,可用黄连上清等药物调理。其次,中焦脾胃湿热,饭后尤其明显,头部和上半身出汗,舌红苔黄腻...

  • 2. 脾胃湿热 ,湿热向上熏蒸,那湿随热往上跑,也会导致但头汗出的问题,这样的人他一吃完饭了,尤其是吃点热的东西,就明显的感觉这个头上,脸上,上半身就开始出汗,看他们的舌头,舌头发红,舌苔黄腻,舌头两边有齿痕,并且出现了感觉每天头昏昏沉沉的不清醒,感觉脸上头发特别爱出油,出的汗异味...

  • "面部爱出汗,中医上认为多因为中焦脾胃湿热蕴结所致。热多为火邪所化生,中医上认为火曰炎上,夹杂湿热之气蒸腾而致。观察此类患者多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爱吃肥甘厚味之品,无肉不成欢,而痰湿多由肉所化生。第二、喜食辛辣刺激之物,辛辣刺激之物多具有助阳化热的作用。第三、爱饮酒,因为酒有...

  • 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

  • 病情分析:你好,很乐意为你解答,你的情况是头部容易出汗,稍热汗水即顺发下滴,存在着这种情况考虑为脾胃方面的问题,你可看中医调理一下。指导意见:一般存在气虚容易导致头汗过多,再者脾胃湿热也可能导致头汗多的情况,你还是要看中医诊治一下为好,再相对的调理一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