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藤杜仲作为一种中药药材,对于滋阴补阳非常有作用,也是肾虚体虚患者入药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味药。那么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解分析。
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1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Ténɡ Dù Zhònɡ
【别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毛杜仲藤的茎或根。秋后采收。
【原形态】
①杜仲藤,又名:结衣藤、九牛藤、白皮胶藤、小白皮藤、假杜仲。

攀援藤本,长达数十米。枝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外皮白色;小枝嫩时被微毛。叶对生,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1厘米,宽2.5~5厘米,基部急尖或圆形,先端狭渐尖,全缘,侧脉5~6对;叶柄长1~1.5厘米。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紧密,长达9厘米,被柔毛:花小,红色;萼5深裂,基部的`腺体少数或缺;冠瓣在未开放前向内弯曲,长达2毫米;雄蕊5,花丝极短,长0.5毫米,彼此粘合,环绕柱头;花盘圆形,子房由2个离生的心皮组成,先端具长柔毛。蓇葖果双生,角状,长5~8厘米。种子长2厘米,顶端有白色丝状种毛。花期3~5月。果期11月至次年1月。
生于丘林地、山地、山麓、山谷及溪边的疏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毛杜仲藤,又名:鹤咀藤、香藤、鸡头藤。
攀援藤本,长达10余米。枝圆柱形,粗壮,有皮孔,幼枝被淡锈色柔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长2.5~7.5厘米,宽1.5~3.5厘米,基部近圆形,先端钝尖或短渐尖,全缘,略内卷,两面均被淡锈色柔毛,侧脉每边多至10条。聚伞花序近顶生,很少腋生,伞房状,长4~6厘米;花极小,萼近钟状,5裂,萼内的小鳞片5;花冠黄色,外有微毛,内面除基部均无毛;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箭头形;花盘浅5裂;子房由2个分离的心皮组成,具长疏毛。蓇葖果双生,或因不育而仅有1个,长6~7厘米。种子线状长圆形,长1~1.5厘米,暗黄色,有毛;种毛白色,丝状。花期3~5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谷疏林下或林缘,山间溪旁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份】毛杜仲藤皮含生物碱、酚类、有机酸、糖类。
【性味】
①《陆川本草》:苦涩,微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辛,平。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强筋骨,治腰痛。
②《广西药植名录》:宽筋活血,消肿,强壮补腰。治小儿麻痹,风湿骨痛,跌打驳骨,肚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辞典》

【性味】 ①《陆川本草》:"苦涩,微温。"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强筋骨,治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藤杜仲的功效与作用2 中药材
杜仲藤,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红杜仲藤Parabarium chunianum Tsiang及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ang的茎皮和根皮。杜仲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红杜仲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毛杜仲藤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常本药材常用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
杜仲藤别名
藤杜仲、红杜仲、土杜仲、白杜仲、软羌藤、白皮胶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藤、结衣藤
杜仲藤入药部位
茎皮和根皮。
杜仲藤性味
味味道较苦、微辛,性微温,小毒。
杜仲藤归经
归肝、肾经。
杜仲藤功效
祛风湿,强筋骨。
杜仲藤主治
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
杜仲藤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毛杜仲藤根皮9-15g。煎水后服用。(《湖南药物志》)
2、治扭、挫伤,骨折:毛杜仲老藤皮15-30g,煎水后服用;并用毛杜仲鲜根皮捣烂外敷于患处。(《广西本草选编》)
3、治外伤出血:毛杜仲根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即可,研粉撒敷于患处。(《广西本草选编》)
杜仲藤用法用量
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用量在,6-9g;或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撒。
杜仲藤使用注意
内服过量有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解毒可用甘草60g,煎水后服用;或用红糖60g,生姜15g,煎水后服用。本品不可混作杜仲使用。
2022-05-3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1:43: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杜仲藤在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广泛分布,全株可药用,主要功效是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等症状。3. 杜仲被认为具有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判断志、安胎等功效,是重要的中药材。4. 在实际应用中,杜仲藤和杜仲容易混淆,两者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

  • 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其性味特征为苦,温。在中医中,刺果藤仲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祛风除湿,促进经络畅通,对于风湿疼痛、外伤出血以及跌打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对外部骨折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治疗时可内服,一般建议用量为2~3钱,通过水煎的方式服用;对于外伤,可以将其捣烂后直接...

  • 1. 杜仲藤的药用价值:全株可供药用,尤其在广西地区,民间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和跌打损伤等症状。其乳液可用于治疗风湿腰骨痛,并可提取橡胶。2. 药用来源:杜仲藤的药用部分来源于夹竹桃科杜仲藤属的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 Chun et Tsiang),主要使用老茎和根部入药。该植物全年均可采集,可鲜...

  • 1. 宽筋藤杜仲煲猪尾骨是一种药膳,具有强筋壮骨的功效。2. 根据小荷医典官网的资料,适量饮用此汤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腰酸膝痛、行走不利等症状。3. 杜仲在中医中具有强筋骨、补肝肾、安胎的功效,可以缓解肝肾不足、胎动不安、筋骨无力等病症。4. 猪尾骨被认为对腰肾有补益作用,与杜仲相结合,可以...

  • 另一种与前者的差异在于全株的毛发特征和种毛的长度。每种杜仲藤都具有特定的性味归经,苦、微辛,平,且带有小毒,主要功效包括祛风活络、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痛、腰肌劳损、腰腿痛和跌打损伤,外用时可用于止血。用法用量方面,一般内服3至5钱,外用则适量,以茎皮和干叶研粉撒在患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