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方法

  刮痧法:
  直按刮法:

  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间接刮法:

  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1)挟痧法:

  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挟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2)扯痧法:

  (3)挤痧法:

  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或单手大拇指与食指互相挤压皮肤,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斑为止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4)拍痧法:

  指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体的刮拭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

  (5)点揉法:

  指用手指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点压,同时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是点压与指揉的复合手法。该法不属于刮痧手法而属于按摩手法,在治疗和保健中常与刮痧法配合应用,可起到增强疗效和弥补刮痧疗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疗中主要用于头面部、腹部、肢体关节及手足部。

  挑痧法:

  指刮拭者用针刺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于治疗暗痧、宿痧、郁痧、闷痧等病症。

  放痧法:

  又称刺络疗法,以针刺静脉或点利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1)泻血法:

  (2)点刺法:
  ——感谢您对中医拔罐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好轻松健康团队。2010-09-14
刮痧呢,分刮具的分类,比如水牛角、砭石等。部位一般都是在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手臂、腿部也相应的治疗反射区。介子用水、凡士林、红花油等都可以主要是起到润滑的作用。操作呢一般都是从上往下、从里到外的步骤。
再详细就要从治疗目的看其了,看你要治疗什么病。2010-09-10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2 09:5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头部刮痧方法1、方法与步骤:每天刮拭全头2至次3次。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2、侧头部:刮板竖放在头维至下鬓角处,从前向后下方刮至耳后发际处。3、前后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由顶至前额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再...

  • 刮腹部时,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用刮痧板沿一侧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侧。刮的力度要适中,如果便秘就顺时针刮,腹泻则逆时针刮。

  • 用于刮痧的工具很多,如专业的刮痧板、梳子背等。在脸部刮痧时尤其要注意皮肤润滑,以防皮肤被刮伤。可以使用橄榄油、润肤露等作为润滑剂。此外,根据经脉走的方向刮拭效果更佳。四肢、背部、腹部的刮痧方向一般从上到下或由内向外。同时要注意防风保暖以免感冒。

  • 在进行刮痧时,头部需使用刮痧板,无需涂抹润滑剂。每个部位刮拭约30次,直至头皮发热为宜。这种刮痧方法有助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紧张感。面部刮痧时,手法需轻柔,避免刮出痧。面部无需涂抹活血剂,刮拭方向需由内向外,沿着肌肉走向进行。这种方法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疲劳,使皮肤更加...

  •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光滑的工具如汤匙或骨梳,在皮肤上刮拭来改善血液循环。开始前,需准备一个小碗,放些麻油或清水,以减少刮拭时的摩擦。刮拭的顺序通常由上至下,从身体中心向两侧,避免来回刮拭。刮拭的部位包括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四肢和膝关节等。头部刮拭时,需在头发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