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针灸的深度

临床疗效与针灸的深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若病深针浅,其病不去;若病浅针深,而其病反益。所以,必须衡量病情和所选经穴部位,尽可能做到针灸深度恰到好处。通常来说,对老幼、瘦弱、畏针、头面部、胸背部、新病和阳证者应浅剌;而对年富力强、肌肉丰满、针感迟钝、久病和阴证者,应酌行深刺或透穴。2013-11-0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8:20: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要准确把握进针长度,针灸师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手感。在进针时,应缓慢而稳定地推进针头,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通过不断的实践,针灸师能够逐渐掌握每个穴位适宜的进针深度。此外,针灸师还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和病情等因素灵活调整进针长度。例如,对于体质虚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进针深度...

  • 临床疗效与针灸的深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若病深针浅,其病不去;若病浅针深,而其病反益。所以,必须衡量病情和所选经穴部位,尽可能做到针灸深度恰到好处。通常来说,对老幼、瘦弱、畏针、头面部、胸背部、新病和阳证者应浅剌;而对年富力强、肌肉丰满、针感迟钝、久病和阴证者,应酌行深刺...

  • 三、针刺深度的正确掌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年龄:婴儿和小儿娇嫩,不宜深刺;老年体弱者气血衰退,也应浅刺;青壮年可适当深刺。2. 体质:体质强健者宜深刺,体质虚弱者宜浅刺。3. 部位:头面和胸背部的腧穴宜浅刺,四肢和臀腹部的腧穴可适当深刺。4. 经络:阳经属表宜浅刺,阴经属里宜...

  • 一般来说,四肢末端和肌肉较薄的部位应浅刺,而胸背部和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则应深刺。4. 患者耐受程度: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应适当浅刺,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对于耐受程度较高的患者,则可以深刺。5. 医生经验:经验丰富的针灸医生通常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针刺的深浅度,以达到最佳...

  • 1. 针灸的深度与选用的穴位、患者的体型以及具体病情密切相关。2. 在胸部穴位针灸时,通常采用斜刺方法,并且要控制深度,避免过深。3. 腹部穴位相对较深,如同井一般,而背部较薄,针灸时应注意不要过厚。4. 颈部穴位如延髓附近的穴位,针灸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深刺。5. 在正常体态下,一般穴位针灸...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