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实证和虚证的含义

人体是阴阳平衡。举个例子,阴受损了,就会阴虚火旺,这样的上火是虚火,移补阴和引火归原,单纯的泻火会伤及人体阳气,长期下来体质就变差了。
而你本身好好的,吃了很多上火的东西,这是外来的,就是实火,需要泻火。
而很多时候情况是复杂的,人的生活饮食复杂,熬夜,吃烧烤,会引起虚火实火并存,既要清也要补。2012-05-07
实症,因邪气有余,扰乱机体生态平衡所致。
虚症,因正气不足,不能维持机体生态平衡所致。2012-05-07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2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中的虚证和实证,并不是指具体的疾病类型,而是对病症进行分类和判断的两个基本原则。虚证指的是人体的正气虚弱,实证则是指邪气旺盛。以通俗的比喻来说,虚证就像我方军队实力薄弱,即便敌方不是很强大,也能轻易击败我方;实证则是敌方实力强大,即便我方也不弱,但仍难以取胜。虚证的主要病因包括先...

  • 1. 中医中的虚实辨证是评估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对强弱的一种方法。2. 虚通常指正气不足,表现为虚证,即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的状况。3. 实则指病邪过盛,表现为实证,即病情剧烈,症状明显的状况。4.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强调了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5. 虚证...

  • 1. 实证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或是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病理产物阻滞而引起的实性证候。这种证候与虚证形成对比。实证的表现可能包括面赤、气粗、痰壅喘息、胸满、痞块症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象实大有力等。2. 虚证是中医学中的另...

  • 1. 中医理论中,虚证与实证的概念源于《黄帝内经》。2. 虚证指的是体内正气不足,而实证指的是邪气过盛。3.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泄之,虚则补之”,即实证要通过泄邪气来治疗,虚证则需要通过补充正气来调理。4. 若患者服药近四个月而症状未见改善,可能是辨证有误。5. 根据患者自述的症状,...

  • 实证是指由于邪气过盛,导致人体脏腑功能亢进,表现出病理性亢进的症状。这种状态下,邪气有余,人体正气尚充足,能够抵抗病邪,因而病势多表现为亢进之象。虚症是指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导致人体失去正常的生理活动能力,出现病理性虚弱的症状。在这种状态下,正气未虚,邪气不盛,正气仍能胜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