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症和实证怎么区分?

虚症和实症的表现常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的表现有:
[虚症]----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虚症多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嘘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实症]----发热,腹涨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胜,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2020-03-12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30: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虚证与实证并不是简单地谁比谁严重,它们是中医理论中相对的概念,就像“左”与“右”一样,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中医的辨证论治中,有八纲辨证的概念,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个方面,它们是分析疾病性质的重要工具。虚证指的是人体正气虚弱所表现出的症状,实证则是邪气旺盛的表现。表虚...

  •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表现为体内阳气过盛或阴气过盛,虚证则表现为阴阳不足,其中尤以阳虚和阴虚最为常见。例如,阴寒浮阳的现象,往往出现在阳虚不能归元的情况下,类似于《伤寒论》中提到的白通汤加猪胆汁证。这类病症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另一方面,实证...

  • 6. 脉象表现:实证脉浮紧,反映寒邪束表;虚证脉浮缓,反映营卫不和。

  • 实证与虚证的区别不仅在于病症的表现形式,更在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实证强调祛邪,虚证强调扶正。这种区别反映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即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调和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 中医中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其实可以通过脉象来诊断。在28种脉象中,实脉、数脉类和实脉类都是实证的表现,而其他脉象则属于虚证。通常,在疾病初期,多表现为实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实证会逐渐转化为虚证。值得注意的是,虚实并不是绝对区分的,而是正气虚与邪气盛之间的相对状态。正气是指人体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