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约

160个。
十二正经加任脉,督脉经穴总合,又称“经穴”,与“经外奇穴”相对而言。《黄帝内经》分经论穴,记载穴名150个,总穴数为295个;《针灸甲乙经》系统分类,计有任督二脉单穴49个,十二经双穴150对,共有经穴349个。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记载,十四经穴共有双穴309对,单穴52个。分别为:肺经11对,大肠经20对;胃经45对;脾经21对;心经9对;小肠经19对;膀胱经67对;肾经27对;心包经9对;三焦经23对;胆经44对;肝经14对。任脉24个;督脉28个。十四经穴是人体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2022-12-31
《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约160个2023-01-0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20: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位的数目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记载,《内经》中记录了160个穴位,《针灸甲乙经》则提到349个,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大成》,数字分别上升至354和359,《针灸逢源》更是高达361个,现代针灸学则沿用361穴。这些穴位根据其功能和分布,一般被分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四类。经穴是全身...

  • 人体共有361个十四经穴,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上。此外,还有48个经外奇穴,以及数量不定的阿是穴,即疾病压痛点。古人是怎样发现这些穴位的?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家就发现了人体皮肤上的这些特殊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黄帝内经》一书便记载了“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概述了160...

  •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人体皮肤上的特殊感觉点——穴位。在公元前五世纪至一世纪,著名的医典《黄帝内经》已经指出,这些气穴有着不同的名称,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的皇甫谧编纂了《针灸甲乙经》,详细论述了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到了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了穴...

  • 到《针灸甲乙经》增至349个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了354穴,《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为359穴,《医宗金鉴》360穴,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总数扩展到361穴,目前针灸应用的人体腧穴361个,即是以此为据。

  •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祖先就发现了人体皮肤上存在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即腧穴。这些发现记载于公元前五至一世纪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中,书中提到“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进行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