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术语-少阳经病证

少阳经病证,病证名。为少阳病邪在经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三:”“何谓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是也。有虚大、实大二证之辩辨;寒热往来于外,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虚大证,宜小柴胡汤。寒热往来于外,心中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为实火证,宜大柴胡汤。”
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经脉。手少阳三焦主决渎而通调水道,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通路。足少阳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而主疏泄,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自无贼邪之患。同时,手足少阳经脉互相联系,故胆气功能疏泄正常,则枢机运转,三焦舒畅,水火契机才能升降自如。少阳经病证介于太阳与阳明表里之间,故属半表半里证。

(一)少阳经病证的病因病机
胆为少阳之腑,少阳又主风火,邪犯少阳经,风寒之邪已渐化燥化热是少阳经病证的病理之根本表现。
从临床实践上,主要病机为邪犯少阳,郁而化热化燥,气机不畅,枢机不运,三焦气机阻滞而致邪无出路,郁闭于内。
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①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②厥阴病从阴转入阳,邪出少阳;③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少阳。
邪犯少阳经,风寒之邪已渐化燥化热。少阳邪热上迫,热蒸胆气则口苦;燥热伤津则咽干;邪热上扰于目则目眩;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则往来寒热;邪热壅于少阳经,则胸胁苦满;邪郁胸中,胆受累及于肝,肝气不舒则情意默默;影响及脾则运化失常而不欲饮食;胆火上炎,迫于心神则心烦;胆热犯胃,引胃气上逆则喜呕。若邪聚胸隔膈,热郁胸中未犯胃腑则心烦而不呕;若木火亢盛邪热伤津则口渴;若木郁伤土则腹痛;若热壅于少阳经脉则胁下痞硬;若少阳三焦决渎失司,水停心下,则心下悸,小便不利;若里和而表不解则不渴,而身有微热;若影响肺气则咳。
(二)少阳经病证的治疗方法
少阳经病证的治疗核心在于“和解”二字。
1、方剂治疗
《伤寒医诀串解》:“寒热往来于外,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虚大证,宜小柴胡汤。寒热往来于外,心中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为实火证,宜大柴胡汤。”提出了治疗少阳经病证以大小柴胡汤为宜,后世以张仲景为首的众多医家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了此二方的价值,尤其小柴胡汤在治疗少阳经病证的重要地位。
(1)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经病证。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咽干,胸满,胁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苔薄白,脉象虚小弦数。妇人中风、疟疾、黄疸。
(2)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郁郁微烦,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呕不止,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象右实左弱、弦数有力。
小柴胡汤证,脉象虚小,略兼弦数。虚小者,中阳虚而三焦之气下陷。弦数者,木火病而胆经之气上逆也。
大柴胡汤证,脉象右实,左弱。右实者,阳明胃腑热滞,左弱者,木气结而津液伤也。
此二证,大柴胡汤证少,小柴胡汤证多。因中虚不运,荣卫乃病。中虚之家,胆经相火易为上逆,相火上逆,中气更虚,故小柴胡汤证多。胃阳盛乃病大柴胡汤证,胃阳盛则中气少有虚者。中气不虚,荣卫偶病,自能汗解,不至入少阳经也,故大柴胡汤证少也。
2、针灸治疗
少阳病证的治疗核心在于“和解”二字,针灸治疗当以“解表清里,和解少阳”为法。主要取穴为足临泣、外关、大椎、风池、期门、太冲等。针灸治疗刺激量不宜过大,切记注意“和解”之意。

1.袁钟等主编.《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1995年
2.罗艳玲.李振华教授辨治少阳病证经验: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
3.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4.欧阳八四.少阳病证与针灸辨治: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2022-08-0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02: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少阳经病证的病因病机 胆为少阳之腑,少阳又主风火,邪犯少阳经,风寒之邪已渐化燥化热是少阳经病证的病理之根本表现。从临床实践上,主要病机为邪犯少阳,郁而化热化燥,气机不畅,枢机不运,三焦气机阻滞而致邪无出路,郁闭于内。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①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②厥阴病从阴...

  • 从临床辨证角度看,少阳病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证情的非典型性,一是病程的曲折性。应细致观察。(一)少阳病的证候分析 1、口苦、咽干:胆为足少阳之府,内藏胆汁,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郁而化火,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则口苦、咽干。2、目眩:肝开窍于目,肝胆相表里,另手少阳经脉止于目锐眦,足...

  • 少阳病证是指邪气侵犯少阳胆腑,导致枢机功能失调,经气运行不畅所引发的症状。临床中常见症状包括口中有苦味,咽喉干燥,眼睛眩晕,寒热交替出现,胸胁部感到疼痛不适,食欲减退,心情烦躁并伴有恶心。治疗上应采取和解少阳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

  • 1. 少阳经病证是指外邪侵袭少阳经脉,导致枢机不利、经气不畅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2. 该证候通常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吐等症状。3. 脉象多见弦。治疗少阳经病证,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可采用小柴胡汤或疏肝健胃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 少阳证源于汉代医家张仲景的六经辩证体系,是一种病邪从表层逐渐深入,位于太阳经与阳明经之间的状态,也被俗称为半表半里证。这种状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寒热交替出现,胸胁部位感到不适或疼痛,情绪沉闷不愿进食,心中烦躁并伴有恶心呕吐,口中感到苦涩,咽喉干燥,眼睛感到眩晕,舌苔呈现薄白色,脉象表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