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咳嗽

蒋吉林、李承珍观察了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

  肺失宣降:治以宣肺止咳,用止嗽散加味。

  药物组成:桔梗、杏仁、荆芥、紫菀、百部、甘草、橘红、白前、蝉蜕、木贼、牛蒡子、鱼腥草、浙贝母、红藤等,体虚易感加生黄芪、白术、防风。

  肺热阴虚:治以清肺化痰,养阴生津,用清金化痰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药物组成:桑白皮、黄芩、知母、浙贝母、全栝楼、桔梗、麦门冬、甘草、北沙参、制大黄、芦根、紫菀、百部、金荞麦根、鱼腥草。如有肝火偏旺加青黛、海蛤壳、了哥王片(每次3片,日3次)。

  痰气上逆:治以化痰降逆,宣肺止咳,兼顾肺阴,用基本方。

  药物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南沙参、北沙参、姜半夏、浙贝母、甘草、栝楼皮、杏仁、桔梗、百部、紫菀、苏子、知母等。

  肺阴不足:治以清燥润肺,止咳,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药物组成:桑叶、石膏、杏仁、甘草、麦门冬、西洋参、阿胶、胡麻仁、枇杷叶、川贝母、紫菀、代赭石等。

  随症加减:兼肾阴不足加鳖甲、玄参、乌梅;痰中带血丝加牡丹皮、生地黄、藕节炭、侧柏炭等。

  肺胃阴虚:治以润肺滋胃,止咳,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药物组成:南沙参、北沙参、麦门冬、知母、玄参、川贝母、生地黄、白前、紫菀、百部、栝楼仁、乌梅、代赭石、石膏等。

  随症加减:舌质黯红加红藤、桃仁。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2周以上未复发。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或干咳转为有痰。

  有效:咳嗽好转,但未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本组165例,治疗7~28日,治愈142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100%.2023-02-25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05: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顽固性咳嗽,一是病程长;二是常规治疗4周以上而不伴有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者;三是体质、症状均表现为虚寒。治疗顽固性咳嗽,除了准确辨证外,调整体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可称为“体质疗法”,在增强体质中可减少、减轻发作。方中百部、紫菀、冬花、浙贝母是止咳要药,必不可少。对顽固久咳陈老认为与过敏...

  • 顽固性咳嗽,一是病程长;二是常规治疗4周以上而不伴有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者;三是体质、症状均表现为虚寒。陈老认为治疗顽固性咳嗽,除了准确辨证外,调整体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可称为“体质疗法”,在增强体质中可减少、减轻发作。方中百部、紫菀、冬花、浙贝母是止咳要药,必不可少。对顽固久咳陈老认...

  • 难治性咳嗽是指诊治困难且疗效欠佳的慢性咳嗽,遵循现有咳嗽诊治流程,无法查明咳嗽病因;或病因虽已明确但无有效治疗手段及缺乏良好治疗反应。与中医理论相一致,对于难治性咳嗽可有效辨证,但病因未明,治疗手段仅限于中药,治疗效果较差,故中医又称为顽固性咳嗽。长时间的咳嗽往往考虑是难治性咳嗽症状为...

  • 中医治疗咳嗽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气候、环境、饮食与情志的因素,判断其证候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只要辨证论治正确,一般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中医治疗咳嗽,是根据证候,而不是具体的“病”,并不依赖于设备检查,尤其适合基层医师。 一、咳嗽的新进展 关于咳嗽的新进展,在我国于2005年11月正式...

  • 治当辨明邪正虚实,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对症下药,民间的效验治法有 1:中成药疗法 用药:麝香虎骨膏1张 用法:将膏药剪成直径0.5厘米的圆形,外感咳嗽贴敷大椎、肺俞、定喘、风门穴;慢性支气管炎贴定喘、风门、肺俞、膏盲穴。两天换药1次 疗效:用药3次,可获显效。2:处方:肺形草、沙氏鹿茸...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