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在哪?

脸部对称穴位的连线的中垂线和两耳前连线的交点。2009-01-25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
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2009-01-25
百会穴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
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2009-01-25
百会穴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009-01-25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2009-01-25
让两手指从两耳尖同时向头顶划,然后再从鼻尖向头顶划,三根线的交点处,就是“百会穴”。2009-01-25
百会穴: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简全定位法:耳尖直上头顶正中。2009-01-25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2009-01-25
1.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就是这里2009-01-25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2009-01-25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2009-01-25
督脉穴,前发际上5寸,两耳尖直上。
2009-01-25
就在你头上面啊2009-01-25
在每个人的身体上2009-01-25
2009-01-2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18: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巅顶。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2、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

  • 百会穴在头顶上,这个是诸阳之会,所有的督脉上的最高点就是百会。百会怎么取?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共是12寸,百会穴距前发际5寸,距后发际7寸的一个位置上,百会前五后七,后正中线上。要是取不好正中线,就用耳朵去衡量,把耳朵折起来,要从耳垂先开始,折耳垂,然后再折耳廓,得到了耳尖,...

  • 百会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其位置在头顶,根据针灸学骨度分寸定位法,从前发际的正中点到后发际定为12寸。百会穴的位置在距前发际5寸及后发际7寸的位置上,在正中线上。其它取穴法是将耳垂折一半,再折耳尖,而非把整个耳朵往前折叠,两个耳尖与头正中线的交汇点,即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安...

  • 百会在头顶上,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共是12寸,百会在正中线上,距前发际五寸,距后发际七寸的位置,前五后七是百会的位置。百会可以治疗很多的神志疾病,比如失眠、健忘、失语、痴呆、癫狂,以及癔病等神志病,百会还可以治疗颠顶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的疾病。百会是最高点,具有升阳的作用,治疗脏器...

  • 百会穴,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那么百会穴在哪呢?百会穴在哪?定位百会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