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从舌头如何看人体五脏

舌根候肾与小肠膀胱;中候脾胃;尖候心与包络,左边候肝胆;右候肺与大肠。2009-09-15
  察舌又称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脏腑通过经络与舌发生联系,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从舌象的变化反映出来。所以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变。

  舌与脏腑相关的部位是这样划分的:舌尖部可反映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反映肾的病变;舌边部反映肝胆的病变。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正常的舌质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如果出现异常则是病态。如:淡白舌表明气血不足,多见阳虚、血虚证;舌质红表明热盛,多见于里实热证或阴虚内热;舌尖红多表明心火旺盛;绎舌(舌色深红)表明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如为久病患者,多属阴虚火旺;有的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边有瘀点或紫暗,多表明血瘀症候,如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舌边多有紫点瘀斑,常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获效。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上蒸而生。正常舌苔是薄白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病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一般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黄苔多见于里证、热证;灰苔多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黑苔常见于疾病严重阶段,若苔黑而燥裂,多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多属阳虚寒盛。苔的厚薄可表明病邪的轻重和进退。一般病轻者苔薄,病重者苔厚。苔由薄增厚表明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苔由厚变薄表明邪气由内达外,病情由重转轻。当然,舌诊固然重要,但正确的诊断还必须联系病史,参照其他症状、体征进行全面的分析。故中医看病首先要察看舌头。2016-04-18
脏腑在舌面上的分步;中医积千百年的经验发现,脏腑不仅与舌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舌面上有相应的分野。具体划分方法有二;一是以胃经划分;一是以五脏划分。
以胃经来划分是;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以五脏来划分,各家学说略有出入。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以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心属脾胃,舌左边属肝,右边属胆,舌根属肾。
临床上应与舌质舌苔合参,不能过于机械拘泥。
具体在临床上,舌质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就说明脏腑功能活动正常,虽病也是善侯。
反之,舌色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就说明五脏功能衰退,乃是恶侯。杨大夫2019-06-22
舌根属肾和膀胱,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和小肠大肠,舌两边舌肝胆。2019-06-07
颜色 味道 味蕾形状==2009-09-15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31: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具体而言,舌尖反映心和肺的状况;舌边则反映肝和胆的健康;舌中部则与脾胃相关;而舌根则对应肾和膀胱。因此,心火旺盛的人通常舌尖会呈现赤红,而胃火旺盛的人则会看到舌中部有黄色苔。值得注意的是,观察舌象可以帮助了解身体的状况,但最好还是结合其他医...

  •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舌头被视为五脏病变的直观反映器。它被细致地划分为舌尖、尖中、舌根和舌边四部分,每部分都与人体不同的内脏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心与肺的健康状况会在舌尖上体现出来,如果心火旺盛,往往会导致舌尖呈现出赤红的迹象;而肺部的问题可能会反映为舌尖的某些变化。肝脏和...

  • 中医中,舌诊是一种重要的诊断疾病方法。舌头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的状态,以及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都可能在舌头上反映出来。中医将舌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不同部位的舌象变化可以反映相应的脏腑病变。舌质的变化...

  • 中医理论中舌头对应着人的五脏六腑,舌两侧对应着肝胆,舌尖对应心肺,舌中对应脾胃而舌根则对应肾脏。所以从舌头上也能看出人体器官的情况。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以中医在治病是都会观望患者舌头,以便确诊疾病。平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对照镜子来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预防疾病。在观察舌头时主要观察两个方面,第...

  • 中医认为,舌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反映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状况。舌质的变化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舌苔的变化则用来判断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舌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但需综合考虑其他症状。舌质观察包括色、形、态...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