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凹陷与佛教有关吗?

跟佛教没有关系。不过依据佛教三脉七轮的观点,百会穴是中脉的开口,这个地方的凹陷,代表了人体能量的饱满丰盈程度2020-11-15
百会凹陷与佛教没有直接关系。
百会穴是中脉的开口,是人体能量流出的重要通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桥梁。中脉从百会穴开始向下延伸,经过喉咙,进入心轮,再到脐部。在佛教中,中脉被视为连接身体和精神的通道,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百会凹陷与佛教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相关的。
总之,百会凹陷与佛教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中脉有关。2023-05-28
其实说句到家的话,一切的世间法,都跟佛教是有关系的2020-11-15
凸起来是修的好元气足,相反就是元气不足2020-11-15
mcxzy 阅读 10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5:5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是。佛教中的梵穴在头顶正中间,而道家和医学上的百会穴是指囟门。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佛教中的梵穴是后囟门,道家和医学上的百会穴是前囟门。原来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差别,后来修颇瓦法时,经过七天没有开顶(打开梵穴)。后来我查看了藏族出家小僧人梵穴打开的地方,才发觉自己因为早期接触过道家,...

  • 梵穴,这个在佛教中常常提及的概念,究竟指的是哪个穴位?关于此,有三种说法。首先,有人认为梵穴位于百会穴,即头顶偏后的凹陷处,这一观点在气功界颇为流行。然而,从藏传佛教传承来看,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明确支持。另一种观点指出梵穴位于囟会穴,即刚出生时头骨未合的两块骨缝正中,在头顶稍靠前的...

  • 如果失去平衡,可能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如肠道疾病、背痛等,也可能导致情绪上的问题,如紧张、恐惧、缺乏安全感、沮丧等,还可能影响行为,如缺乏自信或暴力倾向。在家庭中有暴力倾向通常是因为海底轮有淤塞。如果海底轮打开,周围会变得安祥和自在,充满了安乐祥和的氛围,因为完全没有那种不稳定的情绪。...

  • 1. 梵穴与百会穴的定位不同。梵穴在佛教中指的是头顶正中间的穴位,而百会穴在道家和医学上位于囟门,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2. 佛教中的梵穴特指后囟门,而道家和医学上的百会穴是指前囟门。3. 个人修行的经历揭示了梵穴和百会穴的差异。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早期接触道家思想,对梵穴的位置理解出现错...

  •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的穴位与佛教的概念紧密相连。例如,百会穴在佛教中被称为顶轮的代表性穴位之一,还有其他如第三眼轮(印堂穴)、喉轮(人迎穴)、心肺轮(背俞穴)、太阳丛脉轮(腹部募穴)、脐轮(气海关元穴)及底轮(会阴长强穴)。这些穴位在佛教经典中也有提及。然而,由于某些穴位传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