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虚和肝血虚有什么区别呀?

肝血虚会有眼睛视物模糊,血虚生风,严重的会有手足膶动的情况
心血虚一般会有失眠,心悸这主要的症状2012-03-07
心血虚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症状为: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若兼见心烦口干、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乃心阴虚

肝血虚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又化生于肾精。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运化失常,生血之源不足,或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或肝脏有病,耗伤肝血,以及患各种出血性疾病,则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肝血虚证。

肝血虚表现: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甚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主,妇女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肝血不足,阳气易升,故头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所以目涩眼花,甚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荣筋,故爪甲干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无所舍,故夜寐多梦;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二脉,则月经量少而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血虚之象。若肝血虚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证。肝血久虚,血不养筋,可兼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等血虚生风之证(见肝风内动证)。肝血虚证的治疗,以养肝补血为法,常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当归补血汤。若见肝阴虚证,可选一贯煎等;若见肝风内动,可选补肝散、补肝汤、养血胜风汤之类。2012-03-07
由于心主运血和化血,肝主藏血和调血,故血虚在脏腑主要有心血虚和肝血虚。心血虚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肝血虚伴有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眼睛发黑、手足发麻、肌肉颤动或抽搐;脾不统血伴有食欲不振、四肢倦怠、大便便血等。
虽然血虚都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眼花,失眠,唇淡,舌淡,脉细无力的症状,但心血虚一般兼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症。肝血虚则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爪甲不荣,睡眠不安,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细等症。
由以上可见,心血虚与肝血虚两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临床见症及苔脉等方面辨别。2020-01-1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58: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的异同 1.由于心主运血和化血,肝主藏血和调血,故血虚在脏腑主要有心血虚和肝血虚。2.心血虚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肝血虚伴有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眼睛发黑、手足发麻、肌肉颤动或抽搐;脾不统血伴有食欲不振、四肢倦怠、大便便血等。3.虽然血虚都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

  • 。两证均有血虚表现,其鉴别点在于心与肝的不同,月经量少是肝血虚的表现。面色萎黄,唇睑淡白、舌质淡白,脉细无力均为血虚的表现。

  •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气、血、阴、阳四个方面的平衡来衡量。其中,血虚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体质状态,主要分为心血虚与肝血虚两种情况。心血虚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如同被风吹过的树叶,缺乏红润。指甲失去原有的光泽,呈现苍白的颜色,如同未经阳光照射的纸张。患者常常感到头晕...

  • 1.与心血虚相辨别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心血虚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心失所养表现。2.与肝阴虚作辨别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可表现为虚热之象。具体鉴别如下:(1)均为慢性久病,有导致肝阴、肝血不足的病理基础。肝血虚可有失血过多病史。(...

  • 血虚是指全身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一般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闭经、脉细等为常见证候。临床表现多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心血虚的症状表现为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临床一般是养血...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