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 张仲景 的 《伤寒杂病论》吧。2012-06-17
辨证论治理论在《内经》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但病变性质只强调了虚实寒热,病变部位只强调了表里,而且对于许多病症也没有具体阐明病变性质和部位。直到宋代,对大多数疾病还是以病名和症状作为治疗依据。直到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提出医生应首先分辨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观点,张介宾《景岳全书》明确提出“八纲辨证”的理论。后人将楼、张的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完整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所以,可以说《医学纲目》和《景岳全书》共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2012-06-17
皇帝内经2012-06-17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37: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

  • 确立辩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著,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200年至210年间。这部医学巨著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详细阐述了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构建了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其中,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方法,是...

  • 确立辩证论治理体系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

  • 5.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对八纲辨证理论进行了明确阐述,进一步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6. 后人将楼英与张介宾的理论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今日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7. 因此,《医学纲目》与《景岳全书》共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