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按摩疗法是怎样的?

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共36卷162篇,其中《素问》9篇论及按摩,《灵枢》有5篇论述按摩。《黄帝内经》不仅记载了按摩的起源,而且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应用,对按摩疗法有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为后世继承和发扬按摩奠定了理论基础。
《素问·血气形志篇》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通,人体中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疾患,在治疗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曾有按摩工具的记载,《九针》中的“圆针”,既用于针灸,也用于按摩,常配合使用。
2020-01-01
mcxzy 阅读 12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31: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筋疗法,源自《黄帝内经》的古老中医体系,强调人体健康与经络畅通息息相关。通过按摩、针灸、拔罐、刮痧等手法刺激特定穴位或经络,旨在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的经筋疗法,历经岁月的洗礼,逐步完善,形成多元化的治疗手段。核心原理在于,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流动的通道,经络不通则疾病生。...

  • 按跷即按摩,是通过举动病人肢体,或揉按病人某些部位、经穴,以保健或治疗疾病的方法。《内经》主要用于治疗筋脉不通,气血失荣之形体疾病。七. 手术疗法 《内经》已有切开排脓、穿刺放腹水及脱疽截指、截肢等记载,反映了重视手术治病的思想。八. 醪酒疗法 用药物与酒制成酒剂,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

  •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能疏通经络,促进身体健康。如按摩足三里、推脾经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现代医学则从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及组织代谢,提高各器官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水平等角度解释了按摩的作用。按摩通过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调整全身,...

  • 中医按摩理疗,又称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特定手法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预防和治疗疾病。强调人体是有机整体,内脏与体表紧密联系。按摩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恢复增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中医按摩理疗历史久远,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到,古代认识到热疗按摩治疗...

  •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几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2)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